本篇文章2177字,读完约5分钟
就经济危机而言,经济学家已经找到了无数的原因,但他们忽略了一个特别关键的因素:人们的内心心理。经济学家总是幻想像自然科学家一样做纯粹客观的研究,但经济体系经常与经济学家背道而驰,这不是客观的,而是情绪化的。
正当我们欢欣鼓舞地庆祝沈冰新年时,全球股市却在下跌。是一只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记忆还没有消散,新的危机似乎还会再来。纵观经济史,历史总是那么熟悉。一场大危机开始后,总会有波折,直到人们心力交瘁,危机才会恢复。这是大自然在戏弄人类吗?然而,历史也是一面镜子,当你照镜子时,你的心会更实际。只是过去没有米托软件,历史的镜子更加真实。如今,风生水起的米托秀秀,你是否真的能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真的是个问题。历史会重复类似的情节,但它们不可能完全重现。历史经常被复制的原因不在于历史本身,而在于我们的内心。
每个人都知道危机的各种表现,但它意味着什么还不清楚。中国人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个词的创造意义是深远的。英语单词的意思通常很细,但也可以说简单明了。汉语词汇是模糊的,但也可以说是丰富的。这反映了中国人对问题的完整看法。这就是危机这个词。首先,危机包含风险,而经济危机生动地表达了社会经济正在走下坡路,这体现在宏观经济指标上,即实际增长率继续下降,失业率继续上升,等等;在微观层面上反映出来的,是企业的倒闭,家庭的温饱问题等等。然而,用汉语来说,危机不仅指风险,也指机遇。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机会已经出现,这也孕育了潜在的危险。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重要的思想,即《周易》“和而不同”的原则。
这意味着当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机会就来了。我经常警告学生和朋友,当他们富裕时,要多想想不好的事情;在萧条时期多想想好的方面,这是对未来的思考。但是凡人都有弱点,当他们成功时,他们只会看到无尽的成功;在萧条时期,它充满了阴郁。当危险或机会悄悄到来时,一定要措手不及。行为经济学通过科学证据一再提醒公众,个人满足于现状,有短视的偏见,渴望急功近利,更喜欢某些结果。这些认知特征决定了个体在面对各种不确定的冲击时往往是无助的,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更多地关注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将有助于缓解这方面的焦虑。就经济危机而言,经济学家已经找到了无数的原因,比如企业生产过多;资本家太贪婪了;过度发行货币等。,而制度在更深层次上是不合理的。然而,在过去,经济学家忽略了一个特别关键的因素:人们的内心心理。经济学家一直在寻求科学化,试图幻想像自然科学家一样做纯粹客观的研究,他们寻找的所有证据都是所谓的客观证据。但经济体系经常与经济学家背道而驰,但它不是客观的,而是情绪化的。
当然,不是每个经济学家都看不到心理影响。事实上,历史上许多明智的经济学家已经发现了心理学的巨大作用。例如,凯恩斯承认经济体系充满了不确定性,当面对不确定性时,个人往往会情绪化。凯恩斯用一种“动物冲动”生动地描绘了企业的盲目投资。表面上看,经济危机来自投资波动,但背后是企业家的动物本能。不幸的是,后来认为自己继承了凯恩斯经济思想的凯恩斯主义者完全忽视了凯恩斯的这一杰出发现,把凯恩斯主义思想变成了一种系统的总需求管理经济理论,这就是所谓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能有效缓解和治愈经济危机吗?很难说,至少在证据上有很大的争议,比如弗里德曼的反对。这也表明,仅仅从总需求管理的角度来管理危机并不一定是合适的方法。不幸的是,世界总是不听反对意见,所以它总是热衷于凯恩斯主义教条。
我特别喜欢听通用汽车的泡泡,它在第一句中唱道:“太阳底下的泡泡是五彩缤纷的。”当经济繁荣时,人们通常会看到美丽的景象。经济繁荣,股市上涨,所有这些看似繁荣的东西都包含着人们的幻觉。心理因素往往会放大对趋势的判断,所以当每个人都认为未来是丰富多彩的,他们需要警惕它是否是一个泡沫。相反,一旦泡沫破裂,未来的色彩将随风消散。当经济低迷时,股市下跌,指数似乎失去了刹车,继续下滑。股市崩盘真的反映了根本性的变化吗?经济萧条的因素和股票价格下跌之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那可能不是真的。或者情感起了主导作用。当股价普遍下跌时,它不是根本性的变化,而是情绪的体现。因此,当股价普遍上涨时,情绪会变得过于乐观;当股价普遍下跌时,人们的情绪会过于悲观。尤其是新兴市场投资者经验少、知识少、经济史阅读少,情绪更容易波动,这是a股大幅波动的真正根源。
1929年爆发了一场大危机。1932年,道琼斯指数见底,并于1933年开始反弹。但它在1937年又开始下跌,直到1942年才开始进入长时间的上涨。根据市场流行的说法,股票指数有二次探底。简单地从时间维度来比较当前的危机是愚蠢的,更不用说科学了,但是一些分析家特别喜欢这个类比。自2008年次贷危机引爆全球经济低迷和股市危机以来,它也开始反弹。目前,全球股市普遍下跌,似乎二次探底的历史正在重演。那么,就股指而言,我们如何才能充分理解这场危机呢?
我再一次只想谈谈1929年大危机的两个特征:第一,即使1929年的大危机两次触底,底部也高于1932年的第一次触底;第二,它花了整整12年时间才摆脱1929年的大危机,这场危机仍然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总需求的拉动,否则它会拖得更久。自2008年以来已经七年了。"如果泡沫可以被看穿,那有什么可悲的?"。危机也是如此。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标题:“泡沫如果能够看破,有什么难过”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11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