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90字,读完约2分钟

《人民日报》周二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称既没有灵丹妙药,也没有速效药来解决房地产股;中国房地产市场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过高的房价和过多的库存不是全球性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因地制宜,留有灵活性的空.

文章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矛盾是结构性的,户籍制度、住房制度和产业结构调整是解决问题的途径,需要因地制宜。

严重分化

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分化越来越明显。根据《中国商报》的最新数据和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的意见,2016年房地产市场将呈现一线强势、二线复苏、三线和四线市场持续承压的态势。相应地,房价也将在城市分化和区域分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库存问题似乎专门针对三、四线城市,与一线城市无关。在远离库存问题的一线城市,房价在去年底继续呈上升趋势,并持续走高。

一线城市的住房库存已降至不到10个月,而上海的房源只够销售3.7个月。根据市场机构嘉里的最新数据,截至2016年1月,上海商品房消化周期已降至3.7个月;北京的消化周期为9.2个月;广州的数据显示为7.5个月;深圳商品房消化周期为8.7个月。

相比之下,三线和四线城市的情况要糟糕得多。穆迪在报告中还指出,三、四线城市面临的库存风险相对较高,这反映在这些城市的房价压力和住房销售缓慢上。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2015年,三、四线城市的土地面积为6.9762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4%;土地出让总面积4965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土地出让金6554亿元,同比下降19%。

因地制宜

鉴于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分化,政府本月相继推出了刺激非一线城市房地产业的新政策。

本月初,央行发布文件称,在限购措施未落实的城市,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居民个人住房商业贷款最低首付比例原则上为25%,地方政府可上浮5个百分点。

财政部等三部委上周五宣布,将调整房地产交易中的契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基本排除北方四个一线城市广州和深圳。

据《人民日报》报道,作为房地产库存的卖方,房地产企业不应袖手旁观,过时的营销策略应及时调整,高市场价格应适当降低;整个行业也需要加快并购,摒弃零敲碎打的野蛮增长,欢迎产业集中后的集约种植。

标题:人民日报谈楼市政策:高房价和高库存都非全局性问题 要“因地施策”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11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