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8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重庆2月29日电(记者张勤)一旦“天眼”打开,你将无处藏身。好莱坞电影中的经典桥梁不再是科幻小说,而是科技将它变成了现实。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一个涵盖了安全、金融、教育和医疗等诸多智能技术的“未来新世界”已经开启。

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所作为中国科学院唯一的人脸识别团队,参与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试点项目。从2007年到2011年,该团队六次获得智能识别世界冠军,并于2015年7月成为人脸识别国家标准的起草和制定单位。

人脸识别是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它通过摄像设备采集人脸图像,并根据人脸的几何特征和相对位置等信息进行身份认证。生物识别技术安全自然,不易被计算机病毒和木马拦截。它可以广泛应用于金融、安全、教育、医疗和智能社区等领域。

该小组负责人周西表示,在电影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安全领域,人脸识别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该团队技术已在部分地区应用于边防,最近与呼和浩特铁路局合作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铁路安全系统。

“擦脸”不再是一个笑话。记者在重庆银行两江支行看到,密码重置、取款和自助贷款三种业务,已经可以通过“刷脸卡”实现,使得服务更加安全、便捷、高效。

重庆银行两江支行负责人表示,嵌入式“人脸识别”系统是为了打造一个24小时“袖珍银行”,可以带来更安全、更方便、更高效的服务。在安全性方面,该系统不仅可以“验证真伪”,还可以“伪造”,在十万误识率的情况下,正确通过率达到98.5%;就效率而言,直接银行登录密码由人脸识别技术重置,无需排队等待人工审核。

中国人脸识别技术开启“未来新世界”

目前,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所人脸识别R&D团队已与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将人脸识别技术融入金融服务应用场景,从营销分流、效率提升和安全提升三个维度开发了数十种银行智能解决方案。

事实上,无论是传统银行还是互联网金融都对人脸识别技术有着巨大的需求。中科院重庆研究院R&D团队还与银联数据合作创建了“人脸识别+互联网金融”,并在部分业务流程中增加了人脸识别技术,以满足未来银行、证券、第三方支付机构等机构的真实身份验证需求。

在医疗领域,中国科学院重庆分院人脸识别团队与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联手,推出了中国首个自助人脸识别发卡机系统。目前,已建立279台自助发卡机,共发卡325,833张。辽宁病人姚就是其中之一。通过人脸识别技术验证身份后,她在医院自己获得了居民健康卡,并预约了专家号码,方便又省时。

在教育领域,该团队与重庆大学合作推出了人脸识别监考系统,该系统被晓云手持身份验证机和晓云垂直通讯关闭,实现了考场和阅卷办公室真实人脸信息与身份证照片的准确比对,防止了证件伪造、考试替代和考试替代。

此外,该团队还与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一个联合实验室,并开发了一种“人脸识别”人工智能测谎仪,能够准确捕捉毫秒级的微观表情;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的“晓云”智能系统在去年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引起了公众的关注。该智能人脸识别系统具有多种商业功能,包括智能欢迎、人脸识别考勤、人脸属性分析、互动营销等商业功能。

中国人脸识别技术开启“未来新世界”

未来,人工智能将是一个长期的主题,下一代互联网不仅将成为用户和人工智能之间的桥梁,还将得到加强,变得更加智能。

“我们希望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完全融合,而不是简单地添加。现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高科技产业,团队已经在这种情况下创建了人脸识别的模块化平台,并与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所有这一切只是开始。我希望人工智能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像水和电一样普遍。”该团队的产品总监李说。

标题:中国人脸识别技术开启“未来新世界”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12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