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54字,读完约2分钟

第一批高端国家智库——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所最近在北京发布了《中国2016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报告称,新的经济常态要求调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从短期来看,最大的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来自去产能和去杠杆化的相互作用,因此在推进去产能的过程中,应避免过度去杠杆化。

报告指出,在中国现有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中,增长和就业是首要目标,而价格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次要目标。新经济常态和大调整、大变革、大开放战略的出现,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提出了调整要求。

报告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曹远征表示:首先,在中国的宏观调控中,增长和就业目标的重要性相对下降,而宏观经济短期稳定的重要性相对上升。其次,强调了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在中国宏观调控中的重要性。第三,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从生产导向型和长期导向型转变为消费导向型和短期导向型,应该利用更多的消费渠道来影响宏观经济的动态平衡。第四,由于其强烈的结构效应和市场扭曲效应,财政政策应该避免直接干预甚至引导结构调整的进程,而是针对市场化结构调整道路上不可避免的短期痛苦;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问题应该更多地依靠货币政策手段,货币政策操作应该从非市场量化工具转向基于价格的工具。

应对短期风险 政府需要提高财政赤字

曹远征认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调整的战略定位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短期、中期和长期。第一个层面是提高和加强维持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能力,因为短期内已经暴露出宏观经济和金融风险。第二个层次是针对中期问题,特别是长期存在的结构调整、去库存、产能削减和去杠杆化问题,以提高对这些问题重叠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应对能力,应对大调整、大变革、大开放战略可能带来的“创造性破坏效应”。第三个层次是为长期平衡、开放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系建立有效、可持续和动态的宏观调控模式和政策框架。

应对短期风险 政府需要提高财政赤字

“中国短期内最大的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来自去产能和去杠杆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政策层面,有必要避免在促进去能力的过程中过度去杠杆化。为此,政府部门需要增加杠杆,即提高财政赤字水平。”

标题:应对短期风险 政府需要提高财政赤字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12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