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67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昆明5月23日电“小麻辣”变成了帮助人民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新华社记者赵鹏与姚冰

在中国西南的云南省普洱山区,有一种野生辣椒,小奎拉,体长约1厘米。虽然“身材”不高,但小麻辣在当地很有名,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价值数千万元的产业,带动着成千上万的人脱贫致富。

30多年前,罗琼兰想吃当地的一种野菜,但她妈妈不愿意做,“因为家里穷,菜又贵。”现在,39岁的她是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著名的女企业家。她的公司将当地的山野菜如奎拉、山苍子和竹笋加工成美味的无油酱菜。“这是我童年的梦想。”她说。

罗琼兰最喜欢的产品是小麻辣。“据说它是用鸟粪种植的,所以当地人叫它小麻辣。”罗琼兰告诉记者,小麻辣具有小、香、辣、脆的特点,市场潜力很大。

2009年,积累了一定商业经验的罗琼兰,在卖菜和跑项目后,决定做一个口味独特的小麻辣辣椒产品。“只要每年有100万人购买我的辣椒,这项业务就能继续下去。”罗琼兰说,艰苦创业开始了。

罗琼兰在一个贫困家庭长大,只上过初中,但她有做泡菜的技能。凭着自己的经验,她每天都要和小奎拉“亲密接触”几个小时,不断调试配方。晚上,她的手疼得发烫,“疼得她睡不着觉。”经过两个多月的尝试和煎熬,罗琼兰终于做出了味道鲜美的辣椒酱。

“虽然第一批产品只赚了几万元,但给了我很大的信心。”罗琼兰说,为了给小雀类获得更多的原料,她发动当地人一起种植,并承诺按保护价购买,农民将得到他们所拥有的一切。

2010年,罗琼兰投资200多万元,开始建设标准化酱菜加工厂。她显然低估了做生意的难度,因为技术不成熟,那年大约有6吨辣椒酱变质,损失了80多万元。她的丈夫很匆忙,所以不允许她继续做这件事。

然而,毫无戒心的人们继续卖给她收获的辣椒。看到村民们期待的目光,兰的心软了。“很难再做一次。”她说如果她缺乏资金,她可以去银行贷款,但她承诺必须做好老百姓的事。

后来,罗琼兰的辣椒酱生产技术越来越成熟,市场也越来越广阔。2014年,他投资约2000万元扩建工厂。她的产品远销云南、四川、湖南、上海、北京等地,产值超过5000万元。

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与罗琼兰合作的农户从数百个增加到3000多个,覆盖面积超过5000亩,其中包括许多贫困家庭。

48岁的哈尼族妇女赵桂平是宁洱县的一个贫困家庭。根据该计划,到2016年底,她将与全县3295户贫困家庭一起脱贫。今年,她种了三英亩的小雀,她的收入预计将达到3万元,有望摆脱贫困。

像赵桂平这样的贫困户不仅是罗琼兰的合作农民,也是她的帮扶对象。今年,她的企业将帮助超过400个当地贫困家庭的文件和卡,近2000人将摆脱贫困。为此,她免费向他们提供种苗,并派技术人员进行指导,购买价格比其他种植者高10%。“我也很穷,我不想让村民继续穷下去,所以我可以尽我所能帮助他们。”。

标题:“小雀辣”变身“大产业” 助力百姓脱贫致富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6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