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00字,读完约2分钟
[点评亮点] ipo监管政策变得更加严格,盈利能力和筹资目的成为关注的焦点
ipo审计没有收紧,但审计更加关注这些细节
Ipo审计发出收紧信号?投资银行进退两难
Ipo审计经历“噩梦周”投资银行解读:风声会更紧
上周,《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称,“监管部门可能会重点清理一批净利润相对较低、盈利能力下降的企业。”
这份报告引起了业界的关注。一些经纪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一些人直言不讳地说“对利润微薄的公司进行审计或劝说其退出是无稽之谈”,一些报道指出ipo审计并不严格。
经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多次采访和验证,ipo审核日趋严格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净利润较低的Ipo排队企业面临着被劝阻的可能。
记者了解到,最近,一些企业因为净利润小、业绩下滑而受到监管部门的劝阻。
“由于利润问题,我们有一个ipo项目,我们刚刚移除了材料。企业规模小,业绩又下滑。它与会议沟通,然后退出。这家公司本来是要参加初审会议的。”上海一位经纪投资银行家告诉记者。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现在开会的口径是,如果创业板的净利润低于3000万,就不要上报。至于申请是否仍被接受,暂时还不清楚。我估计利润在3000万英镑以下的企业不应该上报。”
另一位券商投资银行家也向记者证实,净利润3000万元和5000万元的财务指标再次成为监管机构审查ipo项目的重要标准。“最近,我们还与中国证监会的发行部门进行了沟通。创业板公司在会议前(而非申报前)每年的净利润不太可能少于3000万元,而净利润少于5000万元的中小板企业被否决的可能性相对较大。”深圳一家大型证券公司的一名ipo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据该人士称,目前监管部门希望举报一些收入规模和利润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如果是这样,问题之一是,如果ipo排队企业的利润规模不符合这一要求怎么办?业内许多投资银行家认为,更有可能的做法是主动提取材料,等待被拒绝。
标题:IPO趋严传闻被证实:3000万净利润成审核红线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6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