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70字,读完约7分钟

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向湄公河五国领导人赠送大米,鼓励杂交水稻首先进入湄公河国家,随后农业部种子局召开会议,研究杂交水稻种子走出去的研讨会。据了解,政府将有条件地放宽杂交水稻种子的出口条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在当地建立生产和销售企业。

在国内杂交水稻种子脱产供应已成为常态,我国杂交水稻种子在种质资源和育种技术上具有明显优势的背景下,产业提出了突破出口瓶颈的重要途径,即从出口种子向出口技术转变,从走出去向走出去转变。

种业出口遭遇瓶颈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杂交水稻种子的主要国际市场也位于该地区。自1980年中国杂交水稻技术与美国通用种子公司签署转让协议以来,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

同时,来自中国的少量杂交水稻种子出口到东南亚。20世纪90年代末,种子出口量增加到东南亚、南亚甚至非洲。特别是近15年来,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世界。其中,亚洲的越南、孟加拉国、缅甸、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进行了大规模的商业种植,美国、巴西、委内瑞拉、乌拉圭、哥伦比亚等美洲国家也进行了种植。

杂交稻种出口面临瓶颈 业内呼吁应积极调整出口策略

中国种业企业走出去有两种方式,即种子贸易和对外投资,种子贸易是目前的主要方式。然而,这条曾经探索过的以推广品种和重视商品贸易为重点的种子出口之路,现在遇到了瓶颈。

根据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14年发布的《中国种子年度报告》,自2008年以来,以水稻种子出口为主的中国种子出口基本呈现出数量减少、数量增加的趋势。其中,水稻种子出口以2011年为数量和金额的拐点,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近两年基本稳定。

在东南亚,越南是第一个从中国出口杂交水稻种子的国家。虽然中国当地人喜欢水稻品种,但他们并没有带动中国种业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究其原因,与我国种业企业趋之若鹜,缺乏长远布局,未能保持技术梯度的绝对优势有关。

孟加拉国曾是中国种子出口的第二大目的地国,年需求量约为9000吨。然而,近年来,每年从中国进口的种子不到500吨,其中大部分是为了寻求中国的技术合作。湖北种子集团曾是向该国出口的主要力量。由于湖北杂交水稻品种的产量比当地主要品种翻了一倍以上,因此具有绝对的品种优势。随后,该公司对该国的出口量一度占该国杂交水稻进口的一半以上。

杂交稻种出口面临瓶颈 业内呼吁应积极调整出口策略

至于种子进口量后来下降的原因,该公司的一名推广研究员分析了《中国商报》,称主要原因是孟加拉国已经掌握了杂交水稻的基础技术,本地化生产程度逐年提高,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种子本地化生产成本较低。与中国2.5-4美元/公斤的种子生产成本相比,当地的种子生产单价为1-1.5美元/公斤。此外,近年来,孟加拉国还加大努力,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购买抗性更好、产量更高的常规水稻,并从印度引进高抗性水稻品种,进一步减少了当地对中国杂交水稻种子进口的需求。

杂交稻种出口面临瓶颈 业内呼吁应积极调整出口策略

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是中国杂交水稻的重要出口国。2011年,中国对巴基斯坦的种子出口达到峰值(5000吨),但2012年巴基斯坦发生旱灾,导致种子大量积压。虽然库存增加,但没有很好地储存,导致报告的损失率增加。当地人对来自中国的种子变得谨慎起来。在印度,受德国拜耳(Bayer)和美国孟山都(Monsanto)等跨国公司在当地设立合资企业和独资公司的影响,以及跨国公司种子生产成本降低和技术改造更加先进的影响,印度杂交水稻种子的市场份额也呈下降趋势。

杂交稻种出口面临瓶颈 业内呼吁应积极调整出口策略

上述推广研究员说,大米的质量不适合出口国人民的口味;亲本播期差异过大,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出口国本地化生产成本优势明显,已成为我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的瓶颈。

推广与转化:从出口品种到出口技术

至于国际杂交水稻市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信息网曾经估计,空市场的房费是120亿到160亿美元。凭借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在世界特别是东南亚和非洲的明显优势,实力雄厚的种子企业将能够在未来的国际种业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杂交水稻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世界领先的杂交水稻育种理论、育种技术、制种技术和推广模式组合技术。为了解决上述出口瓶颈,推广研究员认为,应有条件地放开两系杂交水稻技术的出口,培育地方品种;在出口国建立合资或独资公司、育种基地、加工和生产基地,推广本地化种子生产,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牢牢掌握核心技术。

杂交稻种出口面临瓶颈 业内呼吁应积极调整出口策略

由于不同国家进入了不同的出口阶段,其出口战略应根据出口国未来的市场状况进行调整。一些国家需要从推广品种转向推广技术,以重新占领当地市场,它们的出口战略也应该从走出去调整到走进去。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的制度层面上,中国对杂交水稻技术和产品的出口采取了被动的保护政策。

例如,《进出口农作物种子(苗)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禁止交换的种质资源和限制交换或出口的作物种类和品种,并规定杂交水稻亲本种子禁止出口,三系杂交水稻保持系和两系杂交水稻亲本不得出境。而在国内种子生产过剩的背景下,依靠向中国出口落后的种子品种来实现海外收益,这种出口策略必然会影响其在海外的产出绩效,并对中国种子的海外扩张产生负面影响。

杂交稻种出口面临瓶颈 业内呼吁应积极调整出口策略

这受到了业界的批评,人们认为应该重新考虑这一政策,应该积极调整出口战略,应该利用最好的技术占领国外市场。虽然中国在杂交水稻技术上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如果不能突破政策瓶颈,尽快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中国在杂交水稻技术上的比较优势将在短时间内丧失。

事实上,出口限制作为一种被动的保护政策,对于防止优质种质资源的流失没有明显的效果。据新华社主办的《王旺新闻周刊》报道,世界杂交水稻知识产权保护落后是我国优质种子资源严重流失的原因之一。

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知识产权局局长万表示,中国培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向国外申请品种权没有畅通的正式渠道。这意味着如果你不在当地国家申请品种保护,在与外国频繁合作和种子贸易的背景下,大多数水稻品种可以直接在生态环境相同的国家申请。这将很快使中国失去在该地区的市场竞争力。

在前述《展望》报道中,万曾向媒体透露,中国向这些国家出售了大量杂交水稻新品种,而没有在当地国家申请品种保护,当地国家的单位、企业或个人可能以自己的名义保护这些新品种,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这最终不仅会导致中国杂交水稻资源的严重流失,还会导致种植中国品种和侵犯外国权利的奇怪局面。

那么,如何保护种子专利呢?

全球最大的植物保护公司和第三大种子公司先正达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将品种引进某个国家之前,先正达将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分析该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申请专利和保护植物新品种;二是采取措施管理父母,防止他们被第三方非法窃取。

随着农业部对杂交水稻走出去政策的重大调整,以及对品种出口年限和资源合作限制的有条件放开,这无疑将促进杂交水稻由走出去向走进去的转变。业内人士乐观地认为,未来5-10年将是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出口的最佳战略机遇期。

标题:杂交稻种出口面临瓶颈 业内呼吁应积极调整出口策略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7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