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15字,读完约7分钟
自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以来,供给侧结构改革成为中国政治经济领域最热门的话题。目前,对“供给侧结构改革”有多种解释,但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供给侧结构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笔者认为,从理论、实践和宏观调控政策三个维度理解和把握供给侧结构改革,有助于避免理论上对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误读,避免实践中的急于求成,从宏观调控政策的角度辩证处理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的关系。这对于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理论理解的维度:禁止将供给方结构改革与西方供给学派相比较
西方供给学派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失败的美国,并成为20世纪80年代西方盛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核心。然而,由于供给学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的局限性,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美国联邦财政的巨额赤字、分配不均和家庭收入差距的显著加大,供给学派的发展事实与预期大相径庭,供给学派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受到了攻击。可以看出,西方供给学派的兴衰与西方经济实践密切相关。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央高层提出了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旨在打破“需求管理”的路径依赖,重塑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值得强调的是,需求和供给是市场经济内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党中央在经济理论中对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思想,针对我国现实经济运行中供求结构不匹配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提出的,在我国经济实践中具有鲜明的问题取向。从这个意义上说,供给侧结构改革灵活而审慎地借鉴了现代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要素。
深入的理论分析表明,中国的供给方改革与美国供给方学派只注重供给而忽视需求、注重市场功能而忽视政府作用、以减税和政府监管为基本内容的政策主张存在本质区别。供应方结构改革从供应方开始,推动针对结构性问题的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中国低效的体制、制度和政策,提高总供给体系的效率和质量;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目标是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激活社会创造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促进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全面跨越。创新是供应方结构改革的本质。“供给方结构改革”既包括制度变迁,也包括总供给和供给结构的创新,旨在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希望的政府的作用。相比之下,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内涵丰富,显然不能与西方供给学派及其政策主张相提并论。
回顾历史,改革开放之初发端于农村的改革是供给方改革的早期实践,安徽凤阳可以说是供给方改革成效的典型范例。在新的经济常态下,中央政府明确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这是对中国30年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改革精神的回归,是深化改革的理性升华。历史上,当现有理论解释和解决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时,经济理论的创新总是来自历史的源头。我们要增强理论自信,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用自己的理论解释中国的经验,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肩负起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中国特色和中国价值的历史责任。
实践层面: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供应方结构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在新经济常态下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的深化改革实践。与“需求管理”手段相比,虽然长期来看供给侧结构改革能够充分发挥可持续发展能力,但短期内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改革效果往往是长期的,因此有必要充分认识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推进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必须警惕“快、快、快”的急功近利心态。供应方结构改革要完成的五大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化、降低成本和短期化”,以及“稳定的宏观政策、准确的产业政策、可行的微观政策、现实的改革政策和自下而上的社会政策”这五大政策支柱,涉及广泛的改革。这些层面的改革不是一天能看到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解决。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供方结构改革的长期性,坚持求真务实、持之以恒、长期贡献的精神,从战略上做好持久战的充分准备,把握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节奏和力度,有序推进供方结构改革。
供给方结构改革是通过改革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努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实践证明,“改革红利”的产生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付出“改革成本”。一些主要领域的改革不会在短期内改善经济,但会使经济更加困难,甚至可能造成各种冲击。这无疑是对改革推动者的巨大挑战,也是对实施者战略决心的考验。另一方面,重要领域的改革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尤其是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改革的难度和风险是前所未有的。供应方结构改革的困难决定了供应方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宏观调控政策维度:要注意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的协同作用
在宏观调控经济政策中,必须处理好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管理政策的辩证关系。理论上,供给方结构改革和宏观需求管理之间并不矛盾。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两种形式。虽然它们在不同时期会被强调,但它们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需要协调和匹配。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一直是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的有机结合。没有有效的需求,供给就无法实现,新的需求可以促进新的供给;没有有效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有效供给可以创造新的有效需求。因此,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平衡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
目前,当我们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时,并不意味着放弃需求管理政策,更不要说挤出短期有效的经济刺激政策。它需要在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的协调和匹配下进行,强调实现两者的协同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需要需求侧管理,适度有效的经济刺激政策将为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创造更好、更大的环境;供应方结构改革将促进中国有效经济需求的持续增长,供应方改革不能也不应该忽视需求方。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历史,宏观调控经济政策应着眼于供给方或需求方,并根据一国的经济形势做出相应的选择。有鉴于此,在任何时候单方面肯定或否定“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的决策理念和行为都是违背经济运行规律的,这不仅在理论上是徒劳的,而且会给经济发展的实践带来巨大的损失。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我们必须理性地认识到,改革需要付出代价,不付出代价就无法进行改革。因此,政府、企业和社会应该做好准备,为供给方的结构性改革付出必要的代价,冷静应对供给方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短期阵痛。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是一场硬仗,2016年是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第一年。在这种新的特殊情况下,路线指出冰需要被打破。我们要用智慧和勇气消除各种干扰,理性地面对供给侧结构改革带来的压力,接受短期内经济低增长,解决中国现实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用短期的阵痛为未来经济平稳高速增长创造条件。供应方结构改革本质上是一项重大创新活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所有改变社会面貌的经济创新活动都经历了一个痛苦的“创造性破坏过程”。如果我们没有勇气、耐心和毅力来承受这一“创造性破坏过程”,那么短期的痛苦将被确定,从而放松供应方结构改革的关键任务,这将不可避免地错过这一改革的“窗口期”,这将成为2016年乃至未来的中国经济
(作者: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标题:从三个维度理解和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7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