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052字,读完约10分钟

冯京生

虽然自1995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环保总局、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先后发布了一系列“通知”和“意见”,但绿色金融基本上处于酝酿或缓慢启动的状态。截至2015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印发能效信用指引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生态文明体系改革总体规划》。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它列入“十三五”规划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规模小,渠道窄。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领域的融资工具相对简单,主要基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项目融资ppp。《2014年中国低碳金融发展年报》显示,总资产最高的18家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约占总资产的1.81%,其中排名第一的兴业银行仅占3.46%。在股权融资模式下,目前a股市场有147家绿色产业公司,占所有上市公司的5.8%,企业总市值只有1.28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4.4%,表明目前绿色产业上市公司的市值仍然较低。然而,众筹、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和信托等融资工具在绿色和低碳领域仍然很少使用。环境责任保险的业务发展也不尽如人意。2015年,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只有4000家企业投保了环境责任保险。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缺乏战略意识。一些地区一味追求高经济增长和国内生产总值,牺牲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严重、食品安全恶化等问题依然突出,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反过来,他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控制环境污染。在这些领域,金融的市场配置功能未能很好地发挥,甚至处于无效或逆向引导状态,导致生态与产业发展的不和谐,经济与环境的冲突,这证明人们在思想上缺乏对绿色金融的高度认识。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缺乏良好的市场环境。虽然我国已经将节能减排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但环保政策在具体领域、项目和企业的实施并不顺利,环境违法信息的发布机制还不完善。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信用信息系统“企业基本信用报告”能够提供的“环保信息”涉及的企业范围较窄。金融机构只能通过实地调查或媒体报道获得不属于国家监测范围的大多数企业和项目的环境违规情况,其中一些甚至很难获得。信息极其不对称。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一些金融机构或其部门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特别是地方企业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方面还没有建立起与绿色金融相匹配的体系,缺乏符合绿色金融发展需要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从理解上看,金融机构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很容易被沉重的业务评估压力和诱人的经济效益所冲淡。环境评估基本上是一种软约束。在某些地方,金融机构可能处于“空白色”状态。从外部来看,政府部门没有建立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激励机制,企业和个人不愿意“绿色消费”,金融机构监管普遍不严。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战略安排和支持政策尚未匹配。目前,金融监管部门绿色金融政策的目标主要在于限制对“两高一盈”企业的信贷供给,促进节能减排短期目标的实现,但缺乏完整的绿色金融战略安排和政策支持。金融当局没有完全承担起传播和引导绿色金融概念的责任。因此,基层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发展的最新趋势、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和环境风险管理经验缺乏了解和学习渠道,只能按照传统的营销理念进行经营活动,环境风险不容忽视。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专业人员短缺。与传统产业相比,绿色金融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交叉产业,其人才标准具有高质量和复合型的特点。我国绿色金融起步较晚,专业人才匮乏,直接影响了绿色金融的发展。特别是在商业产品开发中,由于相关行业对节能、环保、低碳知识的无知、不熟悉和掌握,许多绿色金融活动害怕或不知道如何开展。他们只能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或跟随同行,他们的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有限且效率低下。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发展绿色金融的政策建议

加大绿色金融的宣传和引进力度,提高对发展绿色金融战略意义的认识。政府部门应率先宣传绿色金融,利用“地球一小时”等重点,或设立绿色经济/金融宣传周,通过各种媒体和载体宣传和普及绿色金融知识。将绿色金融理念纳入各类规划和战略设计审批,营造全社会践行绿色经济和绿色金融的氛围;“三会”等相关部门应向各金融机构传递绿色金融理念、知识、技术和工具,并组织培训。在监管工作中,嵌入绿色金融元素,推进绿色金融实践;各类金融机构应通过实施绿色金融,引导社会资金逐步退出“两高一盈”行业,使中国金融业与国际金融体系接轨,帮助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提高中国金融业在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加快绿色金融立法进程,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目前,我国虽然出台了一些绿色金融制度和法规,但基本上是部门规章,缺乏足够的权威性和法律效力。为确保绿色金融有序健康发展,建议国家制定并颁布一套法律法规,通过立法确定相关约束性指标,涵盖制度建设、行业标准、指标设计、社会责任等。,让绿色金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让基层政府、金融机构、项目业主和相关中介机构在健全的法律体系下依法运作,避免因违法行为造成的失误和损失。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完善绿色金融发展机制,提高绿色金融运行效率。首先,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政策导向的绿色银行。中央政府可以投资一部分,吸收社会资本参与,鼓励自主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发行绿色债券等具有绿色投资偏好的经营活动。第二,鼓励大型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部”,实行信贷计划分开、人力财力资源单一配置、核算考核分开的运行机制,大力推行绿色金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第三,建立金融机构绿色信用评级体系。金融机构在绿色环保方面的表现被纳入金融机构绿色信用评级的考核因素,表现良好的金融机构被给予较高的绿色信用评级,从社会责任形象和不同监管政策方面对金融机构施加外部压力。第四,建立绿色金融动态跟踪监控机制。明确环境信息收集、分析、验证和预警流程,实时动态评估和监控信贷(债券和保险)资产的全过程。实现与中国人民银行信用信息系统和环保部门的信息共享,根据环保风险的严重程度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促进相关金融机构有效开展绿色金融活动。第五,明确绿色金融的政策要求和市场准入标准。各金融机构将环保标准与信贷(债券发行和保险)风险管理要求有机结合,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对生产环保产品的企业和节能减排服务公司可给予优惠贷款。对造成环境污染、因各种原因暂时无法关闭的企业,将对贷款实行惩罚性高利率或贷款发放后提前收回贷款。第六,尽快出台“绿色金融”支持政策。对于政策性绿色银行和各金融机构“绿色金融部”开展的绿色金融业务,应给予优先再融资、降低再融资利率、降低准备金率、实施利息补贴、降低相关税费等金融和金融支持政策。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绿色金融的市场导向。首先,我们必须加快绿色债券的发行。银行可以通过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吸收相对稳定的中长期资金,然后通过贷款方式投资低碳环保和生态项目。监管部门要为节能减排企业、环保项目和生态项目发行绿色企业债券提供“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尽快见效。第二,我们必须实施绿色保险制度。鼓励各类保险公司开发绿色保险产品,强迫潜在消费者购买具有长期环境风险项目的绿色保险产品;注重与信用机构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将企业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与其环境评估结果和获得信用的资格挂钩。第三,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绿色产业基金。绿色产业基金通过政府财政划拨部分资金、设立环境税或向企业征收排污费等方式筹集,直接投资于绿色企业的产品开发,或通过投资控股的方式对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企业进行积极的资本渗透,以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环保技术水平。第四,开展巨灾风险证券化实验。因为巨灾风险会给保险公司带来毁灭性的巨大损失,保险公司一般都不愿意开放这种保险类型。然而,巨灾风险证券化有利于将巨灾保险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实现风险分散的目的,因此应尽快大力推广。第五,拓宽担保和信用增级渠道。发行人或贷款企业在债券或贷款期限内不能覆盖总投资的,只允许对项目收入与债券本息规模之间的差额提供担保。鼓励探索使用碳排放权、排放权、能源使用权、水使用权等收益权,以及知识产权、预期绿色收益质押等信用增级担保。通过“债务-贷款组合”促进绿色项目,以提高信用,并鼓励商业银行从整体上管理债券和贷款。第六,尝试发行“绿色彩票”。彩票发行具有其他融资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不需要还本付息,属于“准税收”或“软金融”性质。中国通过发行彩票大力支持社会福利、体育和教育,因此有必要通过发行彩票来支持绿色经济的发展。此外,还可以为企业提供金融顾问、结构融资等服务,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建立绿色金融合作机制,提高政府、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协调合作水平。首先,建立绿色金融信息共享机制。各级政府率先建立制度化的信息交流平台,环保部门定期发布企业环境违法信息记录,以满足金融机构审查信贷、发行债券和索赔申请的具体要求。金融机构也定期反馈相关企业的信用状况,以便共享数据。二是金融监管部门应在宏观层面制定“绿色金融(信贷、债券发行和保险)”目录指引、项目环保标准和环境风险评级标准,放松“绿色信贷(债券发行)”规模控制,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为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第三,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强制性要求上市公司和债券发行企业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其环境影响信息,包括环境风险控制信息、环境污染控制信息、产品或服务消费的环境影响信息等。,并接受公众监督和选择。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完善利益补偿机制,确保绿色金融健康持续发展。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为“绿色信贷”量身打造政策性保险业务,探索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引导担保公司开展“绿色信贷”担保业务。也可以从财政资金中拨出一定数额的资金,设立专项基金,专门用于绿色贷款和保险的补贴和激励。例如,根据节能减排改造的环境贡献,设定不同的折现率,环境贡献越大,补贴率越高。鉴于国家主体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政策,相关部门应编制国家主体功能区综合产业发展规划,通过“顶层设计”实施一批重点绿色项目,调动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作者:中国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

标题: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7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