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4字,读完约4分钟

“增强信心,积极进取”已成为新经济常态下的发展共识。3月11日,全国政协委员傅成玉、孙荫环、卢志强、王文彪、徐冠巨出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第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作为经济发展的引领者,五位企业家成员从企业的角度与记者交换了“信心”。

信心来自困难中的亮点

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企业家不仅看到了困难和挑战,也看到了机遇和希望。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结构调整和转移方式的积极变化值得关注。

“首先,服务业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支撑着全国的一半,这是多年结构调整的结果。与此同时,消费继续增长,去年对经济的贡献达到66.4%。此外,在经济增速放缓、传统力量减弱的同时,新兴力量不断壮大,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一般产业。”傅成玉说道。

傅成玉认为,中国经济正在放缓,发展质量正在提高。“最明显的迹象是,单位经济产值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企业家眼中,企业应对困难的能力已经大大提高。

“我们公司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烈火重生’,也经历了三年脱困期的‘生死抉择’。现在我们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但今天的应对能力和政府能力与过去相比有所提高。好几次,都不一样。”傅成玉说道。

信心来自转型中的新机遇

"新常态下的新经济必须有好的新机遇."王文彪认为,如今,大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正在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同时,新常态下的转型模式和结构调整为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在内的整个中国经济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王文彪认为,机遇在于区域发展、供应方结构改革和绿色发展的战略规划。

他说:“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国家不断引进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包括振兴东北和西部地区,特别是‘一带一路’,这是一项数千亿元的重大投资。和市场。从绿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国家未来经济的必然趋势。无论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还是生态优先战略,都是国家的重大战略,而绿色战略空的空间是巨大的。例如,西部有26亿亩沙漠,其中三分之一可以利用,这就有十几万亿元的投资空空间。

企业家委员的信心

孙荫环在行业中展示了机遇。他指出:“虽然我国钢铁、矿产等行业低端产能过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是一个消费大国,尤其是需求不断增长的现代服务业、医疗保健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和智能产业都有巨大发展。

信心来自企业的积极行动

与会的五位成员认为,信心的最终体现应该是企业自身的积极行动。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产能过剩。作为企业,必须选择转型升级才能发展。也可以说,这是唯一的出路。只有转型升级才能带来商机,迎接市场。”孙荫环说。

傅成玉从国有企业的角度说,国有企业是与整体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弱增长分不开的,根本问题是深化改革。

“国有企业,特别是设备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需要努力进行改革,包括技术创新。创新的本质不仅是投资,更是R&D能力,不仅是人才,更是最关键的制度和机制。中国不缺人才,也没有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傅成玉说道。

他进一步指出,“现在国有企业有大量的资产,大量的无效资产,以及大量的优质资产。我们未来需要做的是如何将无效资产转化为有效资产,并使高质量资产变得更好。”

从民营企业的角度来看,徐冠巨认为,民营企业在坚定信念、巩固新一轮发展基础的同时,需要更加重视产业。

“坚持创新,加强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进一步提高质量,做好服务体验,打造品牌,巩固提升核心竞争力。”徐冠巨说。

标题:企业家委员的信心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8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