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8字,读完约3分钟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高实体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第一点是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大学校长金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表示,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的创新主体意识还没有真正确立,普遍存在创新投入不足、创新管理能力不强等问题。一种表现是企业与大学合作时,对教授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希望教授的成果能立即大规模生产。归根结底,一些企业领导人更注重当前的业绩,而忽略了能够产生效益并具有一定长期风险的技术创新活动。

上海国企如何成为创新主体?考核机制待改变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伟也表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仍然缺乏领先的创新主体,许多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自主创新主体。

让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

为了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国有企业也需要在其中发挥主体作用。

2015年,上海市人大对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行了专项调查。根据研究报告,创新成果转化的根本问题是如何解决最后一英里问题,这涉及到如何使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

以上海为例,上海是地方国有企业的重要集镇,在上海地方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柱作用。数据显示,2015年,上海地方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累计资产总额分别增长7.1%、18.8%和21.9%。从上海的角度来看,上海地方国有企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和缴纳的税费占全市的比重超过20%。

因此,为了加快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有必要推动国有企业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

然而,从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角度来看,研究报告指出,上海国有企业与一些知名大型跨国企业仍存在较大差距,如主动创新意识和市场导向意识不足、R&D投资低、R&D投资长效机制不完善、R&D高层次技术人才规模有待扩大、科技成果市场转化效率较低、企业海外部署高技术产业的动力不足等。

胡伟认为,企业尚未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原因有很多。例如,行政力量仍然对创新市场有更多的干预。政府导向的创新型R&D项目和R&D课题并不是真正的市场导向和需求导向;例如,目前国有企业领导的任期制度和考核机制导致国有企业存在严重的短视行为倾向,缺乏创新投资的动力;例如,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和发展模式不利于创新竞争和环境。

上海国企如何成为创新主体?考核机制待改变

为此,胡伟建议改革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绩效考核方法。中央和地方国资委在考核国有企业经营者时,应进一步提高创新投资评价指标,创新投资指标的权重应不低于35%。

同时,参照金手铐等制度设计,赋予国有企业高管分享追溯创新成果的权利,充分调动国有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创新主体地位。所谓的金手铐意味着企业使用股票期权、奖金和其他预期收入来留住人才。

金还表示,要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创新工作的专项考核,推动国有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招聘高层次创新管理人才和优秀人才,扎实推进技术创新,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2014年,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发布了《关于将经营业绩评价作为利润和单独政策处理的操作指引(试行)》,提出从2014年1月1日起,所有纳入上海SASAC绩效评价的竞争性企业均作为利润处理。

其目的是通过改变绩效考核制度来刺激国有企业领导层的大胆改革。光明食品集团副总裁葛曾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前对国有企业的评估侧重于规模导向和利润导向,而三者并重的措施将有助于解决上海国有企业注重长远发展的问题,提高其长期活力和竞争力。

金融促进创新

此外,研究报告还建议进一步利用国有资本推动上海科技风险投资产业发展,进一步推进上海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建设,完善适应国有资本投资特点的风险投资评估体系,利用国有资本重点支持创新活力强的小微企业和四个新企业发展,加快形成新的优势产业集群。

同时,要鼓励国有企业为全球科技创新型企业开展收购、兼并、参股等活动。特别是要鼓励产业链长、行业领先的国有企业集团重点发展国家和上海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创新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投资活动,提高海外并购和并购项目的数量和质量,真正把高质量的世界科技创新成果带到上海,不断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水平。

上海国企如何成为创新主体?考核机制待改变

根据上述研究报告,据不完全统计,全球1000强技术创新企业年均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3.8%;硅谷前20家企业的年均R&D强度超过10%。此外,这些企业善于通过资本运营,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发现和获取技术创新成果,加大对中小科技企业的投资,不断积累和吸收全球创新成果。例如,新加坡淡马锡投资公司以信贷工厂的形式为全球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目前,它直接控制着23家企业,间接控制着2000多家企业。

上海国企如何成为创新主体?考核机制待改变

在推动风险投资、并购等方面。,上海长期积累的财力和人力资源将在这四个中心的建设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2015年12月28日,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板块开盘,首批27家企业上市,其中科技企业21家,创新企业6家。科技创新局的目标是为中小微技术创新企业提供融资、交易、并购、股权托管等综合金融服务,从而推动科技进步。

此外,2016年,上海将加大金融支持和创新力度,推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战略性新兴板块,探索银行、保险等领域新的投融资模式。

上海市市长杨雄此前表示,根据他自己的了解,资本市场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对创新型和创业型机构仍然非常感兴趣,因为这些企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和更新的商业模式,所以它们对投资者更具吸引力。

标题:上海国企如何成为创新主体?考核机制待改变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8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