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62字,读完约8分钟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海外对中国经济误解的障碍分析

新华社记者金

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的中国经济无疑是复杂的。如果将这一复杂的经济现象恰当地纳入既定的偏见框架,将会导致对中国经济的许多误解。在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相继发布后,一些海外媒体习惯性地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经济的问题。为了恢复中国经济的真实和完整的图景,有必要澄清这些习惯性的刻板印象。

问题1:经济数据的可信度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英国广播公司(BBC)在统计数据发布当天就对数据的真实性提出质疑,称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可能会虚报数据,以提高自己的政治成就和业绩。

中国的数据可信吗?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最近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证实中国的官方国内生产总值能够很好地衡量中国的整体经济增长。该报告利用中国的关键行业指标构建了一个模型,重新计算了中国2008年至201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结果与中国官方统计数据一致99%。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 Company)驻香港经济学家迈克尔·帕克表示,中国会让数万甚至数十万名会计师和统计学家在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一致扭曲数据,这听起来令人难以置信。

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的统计可信度有很深的偏见,这种偏见忽略了以下事实:第一,中国不断提高统计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其次,中国改变了对官员的评估方式,以消除地方政府“用数据注水”的冲动。

中国于2002年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金组织)通用数据发布标准(GDDS)。去年10月8日,中国甚至宣布采用更高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数据发布标准(SDDS)。

SDDS对数据覆盖面、发布频率、发布及时性、数据质量和公众可获得性有很高的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利普顿(Lipton)表示:“中国采用SDDS的做法表明,中国非常愿意使用国际标准来提高数据透明度。”

此外,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中央政府改变了地方领导人评估“只考虑国内生产总值理论”的做法。中央组织部在2013年底发布的文件明确要求,地区生产总值和增长率不应作为绩效评价的主要指标。

问题2:增长势头的转化程度

几天前,《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的基础是高信贷和借贷,“这将使长期存在的经济结构失衡更加严重。”这篇文章还引用了IG Market Company分析师的话:“中国政府正在回归旧的发展道路(投资推动增长)。”

这种批评主要基于中国第一季度的信贷数据。统计显示,3月底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3.4%,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5%,信贷增速确实较快。然而,中国人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军表示,有周期性和周期性的原因,包括前期稳健增长措施导致的基础设施项目启动相对集中、房地产复苏以及油价下跌导致企业补充库存。

综合考虑所有这些因素,我们会发现第一季度信贷快速增长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瑞银在最新报告中写道:“我们预计信贷扩张将在未来企稳。”

此外,一些外国媒体误读了一季度的信贷数据,因为他们只看到了信贷数量的增加,却没有看到信贷供给结构的变化。第一季度信贷增长不是“泛滥”,而是具有“精确”和“定向”的特征,信贷增量从低效行业流向高效行业。

央行数据显示,一季度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0.2%,其中钢铁和建材行业分别下降7.5%和10.3%;高技术领域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8.9%。

此外,中西部地区贷款增速远高于东部地区,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超过大中型企业,农民贷款也实现了快速增长。许多经济学家已经注意到这一变化。悉尼联邦证券公司(Federal Securities Company)经济学家克雷格詹姆斯(Craig James)表示:“结果超出了市场预期,这表明中国的经济再平衡正按计划进行。”

问题3:转型和改革的可持续性

一些西方媒体习惯性地认为,如果经济数据不好,就担心不会刺激经济,如果经济数据好,就担心不会改革。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美国华尔街日报》批评说,2016年中国政府没有进行太多的结构改革。

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全球主席博纳(Hans-Paul Bochner)对中国的改革投下了信任票,他说:“谈改革和转型的经济体不少,中国的改革和转型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更有把握。”

中国经济转型是否停滞是最有说服力的数据。国家统计局局长纪宁哲指出,一季度中国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产业结构继续升级。

首先,服务业比工业发展得快。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比第二产业增长1.8个百分点。其次,该行业正在向中高端发展。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9.2%和7.5%,增速明显高于传统制造业。第三,从需求结构来看,一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超过60%。

今年以来,中国政府在改革的道路上从未止步,从部署改革试点到进一步出台务实的鼓励“大众创业和创新”的新举措。一些外国媒体对改革提出质疑,这不仅忽视了中国经济转型和改革正在推进的事实,也低估了中国政府继续推进改革的勇气和决心。

问题4:债务风险可控性

自第一季度以来,许多西方机构和媒体反复猜测中国的债务风险。例如,评级机构穆迪和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将中国主权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它们担心中国政府债务。彭博社还报道称,尽管中国经济在第一季度实现了稳定增长,但这也导致了债务推动型增长的可持续性。

亚洲开发银行行长中尾武彦(Nakao Takehiko)最近表示,如果国内生产总值能增长6.5%左右,中国的债务规模就能得到控制。

今年,中国政府将把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3%提高到3%,而债务的增加确实有所增加。然而,就债务存量水平而言,中国仍远低于其他国家。2015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加上中央政府债券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4%,而美国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4.17%,日本为229.2%,英国为88.7%。

在企业债务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报告警告称,一些行业的债务风险较高,可能会给银行体系带来一定压力。然而,报告也指出,2015年,中国商业银行的税前利润约为4000亿美元,银行拨备约为3560亿美元,经济增长强劲,政府整体债务水平较低,因此中国有足够的政策来应对银行体系的潜在损失。中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金忠霞强调,中国可控的金融风险是该报告发出的积极信息。

辨析海外误读中国经济的障眼点

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债务风险,包括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全面的债务监管体系、实施地方政府债券互换等。

可以说,对中国公共债务和企业债务的过度担忧是没有根据的,忽视了中国整体债务水平较低的事实,也忽视了中国政府旨在降低债务风险的改革措施。

问题5: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

经过年初的大幅波动,目前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在一些外国媒体看来,目前的稳定只是暂时的。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美联储暂停加息,使中国避免了人民币即将抛售,人民币汇率的暂时稳定只是“好运”。

目前,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际竞争力强,经常项目顺差高,通货膨胀率低,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的基础。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赞同这一观点。他认为,尽管中国的经济和出口增长面临放缓的压力,但人民币没有理由大幅贬值。

从数字上看,1月份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汇率下跌1.3%,2月份小幅上升0.48%,3月份继续上升1.23%。加入特别提款权后,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基本保持稳定。国家外汇管理局发言人王春英表示:“目前,外汇市场趋向于回归正常、理性和基本面,这一趋势可能会持续。”

中国的经济怎么样?看看这张“体检表”,你就会明白了

中国经济打开了大门,并表示第二季度的稳定增长将继续发挥作用

“冲破堤坝”的理论毫无意义。中国经济不只是“唱”空

第一季度数据有亮点。中国经济在“储能与增长”方面有“三好”

标题:辨析海外误读中国经济的障眼点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11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