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38字,读完约6分钟
迟福林教授的《跨越关口》一书简单分析了“十三五”期间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了经济转型升级的四大历史趋势和推进结构改革的六大任务。这本书对于深刻理解政策体系的必要性、可行性、难点、关键突破和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高尚全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9%,标志着中国已进入中高速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发展势头不一、全球经济增速仅为3.1%的背景下,这一成就来之不易。虽然宏观经济快速下滑的趋势在2015年下半年有所缓解,在第四季度逐步稳定,但经济稳定的基础并不牢固,中国经济进入了深度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困难必须克服,障碍必须克服”。
中国经济转型必须克服的困难和障碍被突出为“结构性矛盾”;“突破壁垒”的关键是推进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新增长点,着力解决产能过剩、房地产存量过大、僵尸企业增多、金融风险积聚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年伊始,我很高兴看到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教授主编的《转型突破——十三五规划:体制改革的历史挑战》一书的出版。该书深入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结构性问题,探讨了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解决结构性矛盾的思路、目标和对策。
经济转型面临结构性矛盾。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短板”。这五项任务是当前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首先,产能过剩在大多数工业部门普遍存在,并已从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煤化工和平板玻璃等传统行业蔓延至多晶硅和风力发电设备等新兴行业。降低产能,必须着眼于此,依法及时处置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僵尸企业”,坚定不移地降低过剩产能,将各种有价值的市场要素回归有效市场。其次,库存也成为一个系统性问题。多年来对房地产的持续高投资导致了库存的不断增加,增加了经济的系统性风险。一方面,有必要通过推进城市化来帮助农民在城市定居;另一方面,有必要改革基本税制以降低房价。
产能过剩、库存过剩和杠杆率过高的形成,集中反映了中国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这不仅是需求与供给的结构性矛盾,也是消费与投资的结构性矛盾,甚至是政策与制度的结构性矛盾,但主要矛盾已经成为供给方面的结构性矛盾。因此,“十三五”期间,迫切需要以改善供给结构为主要改革方向,实现从低水平供给平衡向高水平供给平衡的跨越。解决经济转型中结构性矛盾的关键在于加快结构性改革。虽然中国正处于艰难的转型期,但长期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弹性好、潜力大、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经济持续增长的支撑基础和有利条件没有改变,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前进趋势没有改变。只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结构改革,经济发展就能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简单分工向高级分工的高级发展,经济和社会就能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否则,产能过剩、环境污染和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将无法解决,经济增长将难以维持,并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因此,我们必须着眼于中长期经济问题,用供给侧结构改革解决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矛盾。这是目前必须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供应方的结构性改革绝不是“回头路”,而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事实上,中国改革开放38年来的历史进程,已经逐渐从以计划为主要资源配置手段转变为以市场为主要资源配置方式,即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力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直至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十八大以来,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效发挥了政府的作用,为中国经济在国内外市场产生了巨大的资源配置效益。在国内市场,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对“互联网+”等创新和创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浪潮,起源于计划控制因素最弱、市场功能最明显的领域。同时,负面清单、事后审批、方便工商登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也为这些领域的市场资源的合理流动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国际市场上,虽然“一带一路”战略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都是由政府发起的,但两者都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拓展了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和亚投行为中国市场参与者创造了重要机遇和巨大的空空间,以增强他们在全球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供应方结构改革决不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其目的是私有化和自由化,走计划经济的“后门”,并采取强有力的刺激措施。相反,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供给结构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纠正过度依赖行政资源配置导致的要素配置扭曲,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
促进供应方结构改革需要更有效的制度供给。中国的改革长期以来集中在经济领域。造成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与经济发展相关的社会发展制度和机制,甚至作为基础的,或多或少都保留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子,如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财税制度、金融制度等。这些领域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涉及面广,矛盾复杂,长期被搁置。随着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其负面影响越来越大。比如,要释放城市化的最大内需潜力,就要尽快用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取代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让农民能够依法转让房屋和土地,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了20次会议,提出了农村土地制度、司法制度、财税制度等多方面的改革方案。在“十三五”期间,有必要加快这些计划的实施和落地,为供给方的结构性改革提供更有效的制度供给和保障。
迟福林教授的《跨越关口》一书简单分析了“十三五”期间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了经济转型升级的四大历史趋势和推进结构改革的六大任务。这本书对于读者,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难点、重点突破和政策制度创新路径具有重要启示。我向关心和致力于改革的读者推荐这本书,并希望这本书继续受到读者的喜爱。
(作者是中国经济改革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改革学会名誉会长)
标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结构性矛盾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12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