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29字,读完约7分钟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众创业与创新”提升到国家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战略高度。两年来,一系列支持“双创新”的政策相继出台,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创新创业的热潮。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和100多位企业家进行了讨论。其中,有成千上万的农民工计划回国留学;一些从事高端技术,一些销售粉丝和米粉。今天,我想从三个角度总结一下今年的经历和感受。

每一次创业潮背后都有制度、政策红利的供给

历史观点:我们一直都有创业基因

根据对100位企业家的讨论,我将企业家分为四类。创业者生来就焦躁不安,必须以老板的身份创业;如果有一个领导者,后续的企业家会跟进,他们通常“一起上山打虎”,一起创业;机会企业家首先被雇佣,然后开始创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一些大企业工作几年,甚至成为高管,然后跳槽;第四类是压力型企业家,他们经常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和困境,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每一次创业潮背后都有制度、政策红利的供给

总结创业的类型可以初步形成这样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然后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尤其是创业的历史。在过去的30年里,我们经历了三次伟大的创业热潮。

第一次创业潮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因为农民开始创业。他们受压力型企业家的支配,即不得不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生存压力下,甚至在温饱不足的压力下,经营市场和经营企业,客观上造就了以乡镇企业为重要推动力的渐进式改革。

第二次创业浪潮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由机会主义企业家主导。从邓小平南巡到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真正的市场化进程开始了,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十亿人口,九亿商人”。第三次创业浪潮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新世纪初。主要关注全球互联网和信息繁荣的后续企业家。

每一次创业潮背后都有制度、政策红利的供给

事实上,历史上每一次创业浪潮的背后都有两股力量,在这一时期,总有一个企业家阶层主宰着创业浪潮。因为创业者只要有机会就必须创业,所以在过去30年里,随着市场化的深化,他们已经成为所有创业浪潮的领导者。另一种权力是政府和政策的权力。每一次创业浪潮背后都有制度红利和政策红利。八十年代,主要是农村改革;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化改革的帷幕拉开了;20世纪90年代末,从管理到技术,资本等因素参与分配,再加上2001年中国加入wto,促进了当时改革红利的形成。回顾历史,可以说我们一直都有企业家的基因,在他们的背后,企业家的内在动力和政府政策的驱动力同时提供动力。

每一次创业潮背后都有制度、政策红利的供给

现实视角:企业家利用形势,政府寻求形势

第19届金文圆桌论坛于1月7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政府网、中国新闻社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联合主办。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双创新”政策和创新创业热潮。我注意到“大众创业和创新”的话题已经在金文圆桌论坛上讨论了五次。今天的“双重创新”似乎势不可挡。实际上,在这个“潜力”后面有两个特定的“潜力”。

每一次创业潮背后都有制度、政策红利的供给

第一个“潜力”是企业家利用它。今天的“双创新”应该说是四种类型的创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共同的主导趋势。例如,对于创业者来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他们变得更强大、更有动力;对于后续创业者来说,马云的创业“神话”给了他们更多的梦想和更大的勇气;对于机会主义企业家来说,互联网时代有许多痛点,而且有更多的方法来解决这些痛点,这使得他们的创业空空间更open空;对于有压力的企业家来说,新常态和旧常态正在迅速变化,产业结构正在迅速调整,就业结构也在迅速变化。他们可能会在各种变化中感受到更多的压力,并有更多的机会寻求改变。因此,在今天的时代,这四种类型的企业家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潜力,并且借助于互联网和大数据,他们已经形成了积累大量的强大趋势。

每一次创业潮背后都有制度、政策红利的供给

第二个“潜力”是政府对潜力的追求。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央政府围绕“双创新”的政策集中在“降低门槛,扫清障碍,搭建平台,凝聚力量。”例如,在降低门槛方面,2015年11月工商登记注册户数达到1321.5万户,其中企业389.5万户,平均每天登记注册11700户。这在历史上是不可想象的。与历史相比,今天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实际上更加精确、系统和有力。

每一次创业潮背后都有制度、政策红利的供给

为什么创新和创业在今天成为一种时尚?在这股热潮的背后,企业家们正在利用这种情况,而政府正在寻找这种情况。这两种“潜能”已经合二为一。从这样一个“两种潜能的结合”,我们应该有一个非常自信的判断。今天的“双创新”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运动,而是一个顺应历史和时代的大趋势。

未来展望:创造收入和财富

未来的前景是下一步要去哪里。双创有两个重要趋势。首先,双创应该进一步推广,主要体现在众筹和众包上。供应方普及的关键是通过众筹和众包将我们的供应从原来的小团队和精英变成大规模供应。需求侧推广的核心是我们的消费结构已经升级,所以我们应该针对升级后的推广需求,按照需求导向开发市场。

在双重创新的浪潮中,总要有方向和立足点,这是双重创新的第二个趋势。旨在创造收入和财富有两个要点:第一,将想法转化为计划;第二,将虚拟财富中的大数据转化为现实财富。围绕这两个方向,有必要明确四个关键点,不仅是如何看待它们,而且是如何做它们。首先,如何看待创业主题。今天,必须有两种类型的企业家,一种是所谓的“高层”,另一种是“基层”,这是特别不应该忽视的。

每一次创业潮背后都有制度、政策红利的供给

其次,如何看待创业的成本。网络创业是一种“轻资产”创业,创业的成本并不高。据报道,一些大学生可能无法创业,这可能导致他们的中产阶级家庭破产。毕竟,这样的事情也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下一步,我们应该努力降低创业的实际成本,如税收、物流成本和劳动力成本。

第三,如何看待创业平台。现在各地都在响应“双创新”的号召,搞了一大批创业服务平台。我上个月刚去武汉,发现没有专业咨询机构的创业成功率约为6%;创业辅导后的成功率可达30%。因此,搭建一个良好的创业平台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是,创业平台不应该扰乱战斗,而应该整合相应的平台资源,避免平台建设同质化。创业企业有胎儿、婴儿期和青春期。不同时期的企业对政府有不同的服务需求。只有当政府提供差异化和有针对性的服务时,对企业家来说才真正有意义。

每一次创业潮背后都有制度、政策红利的供给

第四,如何看待创业的成败。成功率或失败率对初创企业非常重要,但它不是一个关键指标。过分关注成败会使整个社会缺乏宽容精神;过于关注上市会让企业家渴望快速成功和立竿见影的效益。企业家精神本身应该是企业家喜欢的过程。超越创业企业的成败,企业家永无止境的创业精神。如果有企业家精神,迟早会有成功的企业。因此,我们应该在舆论的引导下更加重视这种创业精神,这是我们社会最宝贵的财富。

标题:每一次创业潮背后都有制度、政策红利的供给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12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