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571字,读完约11分钟
今天,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了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的《正确看待中国gdp增长数据》。文章指出,质疑中国gdp增长率的数据不符合实际情况。经过多年努力,我国gdp核算使用的基础数据质量不断提高,能够准确反映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的gdp核算方法已经与国际标准接轨。
以下是全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中国的gdp数据,这一点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为了让社会各界了解和使用中国gdp数据及其核算方法,本文对中国gdp核算的数据来源、核算方法和核算结果进行了解读。
首先,中国的统计调查和行政记录为gdp核算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数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国建立了以定期普查为基础,以定期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综合调查、重点调查和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的统计调查制度,为中国gdp核算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中国每五年进行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对除农林牧渔以外的所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和个体经营户进行全面普查。通过经济普查,了解各单位基本情况、二三产业发展规模和布局,核实服务业、小微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特别是摸清了数千万持证和无证个体户的基本生产经营情况,弥补了常规年份个体户统计数据的不足。中国每10年进行一次农业普查,这提供了农业的全面发展,并为进一步完善农业统计调查制度和农业增加值核算奠定了基础。
国家统计局每年直接对近100万家规模以上企业进行综合调查,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合格建筑企业、规模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住宿餐饮企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和其他规模以上服务企业。同时,通过抽样调查获得规模以下企业、住户和价格的基本统计数据。
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开展了大量的统计调查和行政记录,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数据。首先是相关行政部门统计的行业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如交通部统计的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周转量等业务数据,以及营业收入和利润等财务数据。二是财政部编制的财政收支决算。三是行政部门根据行政记录处理和整理的信息,如海关总署收集的货物进出口信息和国家税务总局收集的不同行业的税收信息。
二是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基础数据质量不断提高
国家统计局通过体制机制、法治和技术手段,为准确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保障。经过多年努力,我国gdp核算使用的基础数据质量不断提高,能够准确反映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
一是全力推进一套企业联网直报统计系统,提高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数据质量。2012年,国家统计局建立了一套规模以上企业统计系统,直接掌握企业原始数据。企业通过全国联网直报平台填写电子报表,各级政府统计机构在线审核数据,修改数据时留下痕迹。实现了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发布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基本消除了中间环节对统计数据的干扰。
第二,通过纵向管理的国家调查小组系统,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指定规模以下的企业进行住户调查、价格统计和统计,并通过不断改进调查方法和数据收集方法,提高这些领域的统计数据质量。推进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通过科学规范的抽样调查全国16万户住户,真实反映住户收支情况。在全国500个市县和63000个消费者价格调查网点,所有数据均通过手持电子终端(pda)采集,并实时上报国家统计局,价格统计数据质量大大提高。规模以下行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服务业的抽样调查方法和数据采集方法也不断完善,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
三是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提供的基础数据质量不断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主管部门的财务统计数据充分反映了金融业的发展情况;财政部门的分类财政支出数据准确反映了公共管理服务的发展;教育、工业信息、交通、卫生等部门的财务和业务数据真实反映了这些部门所监管行业的发展情况。
第四,加强法治建设,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加强各级政府部门、统计人员和调查对象的法制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治意识。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直接查处数以万计的统计欺诈案件,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统计严重失信企业公示平台已经开通,统计欺诈预警和惩戒机制已经建立。
第三,中国的gdp核算方法已经与国际标准接轨
为了全面准确地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中国根据联合国等五大国际组织制定的国民账户体系相关原则和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根据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我国gdp核算方法不断修订,以保证核算方法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国际可比性。
国家统计局非常重视将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与国际标准联系起来。中国gdp核算范围、核算原则和核算方法与sna一致;工业分类标准和产品分类目录分别以联合国制定的《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和《产品总分类》为基础。家庭消费支出分类充分借鉴了联合国制定的个人消费目的分类(COICOP)。固定资产的范围和分类基本上与sna标准相联系。这些统计数据和会计准则的制定,为全面准确地核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和实现国际可比性创造了条件。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和发展。中国从1985年开始计算国内生产总值。1993年,sna系统正式采用,gdp被确立为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此后,在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发达国家做法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特别是利用三次经济普查,对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数据来源和核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修订和完善。
2015年,按照国际惯例,中国对季度gdp核算进行了改革,将累计核算转变为更加科学规范的季度核算。目前,国家统计局正在根据新的国际标准《2008年国民账户体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分类和基本核算方法,进一步完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国现行gdp核算方法已基本与国际标准接轨,并得到国际组织和国际同行的认可。与此同时,中国统计和会计工作的透明度不断提高。
为了确保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准确性,国家统计局还使用各种方法反复审查和评估基础数据和会计结果。会计核算前,应审查专业和部门统计数据和行政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确保这些数据符合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概念和要求,并能客观反映相应领域的实际发展情况。对于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应根据评估结果对基础数据进行修订。在会计核算中,要检查国内生产总值与各行业增加值数据、相关专业部门统计数据和行政记录的协调性,平衡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和使用数据。
第四,中国gdp增长率数据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问题
一些机构和媒体质疑中国gdp增长率的数据。我们虚心听取和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吸收建设性意见和合理成分,作为完善我国gdp核算的重要参考。但是,我们认为,目前一些关于高估中国gdp增长率的观点不够科学,数据不够完整,结论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1)单纯用某些产品的产量来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存在较大偏差。
一些学者用一些工业产品的增长率通过加权平均法来计算整个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进而认为中国的gdp增长率被高估了。我们认为这种计算方法有明显的缺陷和较大的偏差。
首先,产品代表性严重不足。本次研究选择的产品种类较少,煤炭、石油、钢铁等初级产品和传统产品所占比重较大,每年出现的新产品较少。因此,这种估算方法存在较大偏差,难以全面反映整个行业的增长情况。一般来说,由于新产品的产量增长相对较快,这种估计方法会低估工业增长率。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传统产品的增长率下降更为明显。使用这种估计方法显然会低估工业增长率。在某些年份,由于代表性产品的产量增长迅速,这种估计方法可能高估了工业增长率。
其次,它不能反映产品质量的变化。产品产量的计算方法只考虑产品数量的变化,而不考虑产品质量的变化。这意味着由技术进步和质量改进带来的增长将被忽略,这是产品产量计算算法的固有缺陷。2008年国民账户体系指出,两种不同质量的产品数量不能直接比较;简单的比较会低估质量改进带来的增长。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技术不断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快,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例如,在早期,普通手机只有很少的功能,如通话,而今天的智能手机相当于几年前的个人电脑,其质量已迅速提高。因此,简单地估计产品产量会低估工业增长率。
第三,它不能反映产品结构的变化。产品差异很大,同一产品内有不同的产品类型和规格,但不同类型和规格的产品附加值不同,其结构变化会影响增长率。例如,近年来,中国的汽车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运动型多功能车在所有汽车中的比例从2010年的5.2%上升到2015年的24.8%。与普通汽车相比,越野车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如果我们不考虑这些产品结构的变化,我们将低估工业增长率。
事实上,产品产量扣除算法只适用于计算少数行业的增长率。国际标准不建议使用这种方法来衡量所有行业的增长率。联合国提出的编制工业生产指数的建议是将产品产量扣除法和降价法结合起来。对于具有单一产品类别的行业,使用产品输出推送算法,如煤炭和石油行业;对于产品种类多、难以选择合适的代表性产品的行业,采用降价的方法。
(二)用劳动生产率的低增长率来评价服务业的增长率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有人认为,改革开放后,用中国服务业增加值数据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增长过快,不仅比改革开放前快得多,而且比同期发达国家也快得多。因此,可以推断,中国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率被高估了,进而中国服务业的增长率是由较低的劳动生产率计算出来的。在我们看来,这个推论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事实上,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这有其合理的因素。首先,中国劳动力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就教育水平而言,1982年,受过大学教育或以上的人仅占总人口的0.6%,但在2014年,这一比例上升到10.7%。其次,制度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第三,作为一个后发展国家,中国在发展自身经济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这种研究也忽略了中国新兴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本世纪初以来,中国的金融业、互联网及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业服务等行业发展迅速。例如,从2004年到2014年,根据中国证监会的统计,股票成交量年均增长率为29.8%,远高于同期证券业从业人员年均10.7%的增长率。如果我们不考虑这些新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我们将大大低估中国gdp的增长率。
2015年,中国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的特殊数据发布标准。Sdds在数据覆盖面、发布频率、发布及时性、数据质量和公众可获得性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这表明中国统计数据的质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保证和认可。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国际机构都承认我国政府的统计数据,并在其数据库中直接使用这些数据。因此,中国的gdp数据是真实的。
当然,也应该看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宏观经济管理对gdp核算信息产生了许多新要求,社会各界对gdp核算有了许多新的期待,国际社会也更加关注中国的gdp数据,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gdp核算。全面深化统计改革,进一步完善统计调查制度和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不断提高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质量。
标题:国家统计局:正确看待我国GDP增长数据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13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