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498字,读完约11分钟

世界很大 生命中很多的相遇,要么是无形的,要么只限于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场合,而且可能永远不会再见面了 世界很小 出生命运的相遇,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的,只是时间和夜晚的事。 我遇见杨国桢,翁丽芳老师,在厦门大学好几年了,而且在同一个系,从没冲突过。 在万里以外的异国偶然相遇,但演绎了海外和海外一直持续的相遇。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不是相遇本身,双方最重视的应该是相遇过程中彼此在无意识中出现的真正性质 无论见面也好,不见面也好,离得多远也好,彼此不见面也好,这些都不会改变 这应该是心照不宣的相信和深刻把握、内在和本质的 厦大:第一次杨老师的大名在厦大很有名,几乎没有人不知道。 谈了历史系的学生。 作为厦大历史系的三年级学生,我第一次在台下听杨老师的报告是在1986年的金秋10月。 当时杨老师刚访美回来,应邀向全系师生作了报告 白衬衫、红领带、黑框眼镜、风华正茂、意气消沉是杨老师给我的第一个印象。 但是,印象最深的是,杨老师从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博导。 但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副教授的角色已经很棒了。 1988年秋天,我留在本系继续攻读东南亚史的硕士课程 研究生中暗地里称杨老师为“杨老板”,杨老师大致是历史系唯一得到这种“荣誉”的老师 有一次,晚上8点左右,我记得和杨老师的研究生鲍一高一起散步。 途中,他带我去了白城杨老师家。 正好杨老师,翁老师不在家。 只有杨蔚和杨宇,没有机会直接和杨老师见面。 之后,在厦大傍晚的上弦场,有时和杨老师和翁老师一起散步,但不能轻率地打招呼。 1991年7月,我在厦大历史系教书后正式认识了杨老师 在本科外出郊游等集体活动中,我和杨老师进行过对话,但仅限于通常的礼仪性交往 那时,杨老师其实很健谈,很容易亲近,感觉没有想象中的“上一班” 英伦: 1993年9月中旬,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进修了10个月,但没有告别杨老师,也不知道访问牛津的计划 第二年4月16日,我从阿姆斯特丹飞往英国寻找资料,准备了为期5周的荷兰国家科学基金会博士研究申请。 5月6日,在英国国立档案馆,突然出现在眼前,非常熟悉。 看起来,这不是翁丽芳老师吗? 再仔细看,我找到了杨老师。 在他乡遇到故师,真是发自内心的亲切和喜悦 之前问了一下,杨老师被科大卫教授邀请在牛津客座半年,那天牛津博士生程美宝来到伦敦收集社会经济史和林则徐的资料。 在档案中,大家都很安静,马牵着蹄收发文件,浏览。 我们小声约定在档案馆下面的餐厅共进午餐。 午饭后翁老师为我们三个人拍照。 我们互相留下了联系方法,杨老师马上邀请我周末去牛津。 杨国桢,程美宝和吴小安在英国国家档案馆5月15日星期天早上,我约去牛津看望杨老师和翁老师。 前几天给杨老师打电话,他建议我坐火车,答应,我换乘去牛津方向的列车后,在平台的公共电话亭马上给他打电话,他去车站接你。 当时我没有告诉杨老师,这其实是我第二次去牛津 我第一次从伦敦市中心的维多利亚站坐巴士去。 专门用于阅览罗德斯图书馆的特藏。 据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进修访问的好朋友、外交部的魏瑞兴大使介绍,我住在伦敦西郊的四环、五环边界的大使馆教育所大楼,被称为“51号兵站”。 换车的时候,我按约定给杨老师的地址打了电话。 翁老师来接我了。 她说杨老师去牛津站接她了。 我下车后,还是看见杨老师拿着书坐在候车室的椅子上等着 到了地址不久,午饭就准备好了 当然翁老师在做饭。 她从早上开始就很忙。 印象最深的是翁老师用干香菇炖了整个鸡,颜色香味很美,配合了用国内带来的电饭锅煮的香软饭,那真是难得的好吃,好吃,温暖。 自1993年9月中旬出国以来,这是我第一次品尝温暖家庭的热汤饮食,知道当时我的反应,我自己感受到翁老师的贤惠。 饭后我们三个人一起在牛津镇散步,杨老师依然感兴趣,心情很好,很健谈。 中途,我指了一会儿这里,说这是我们厦门的镇海路。 指了一会儿那里,说那是我们厦门的中山路。 他带我参观了牛津有名的黑莓书店,并给予了我赞扬。 沿着泰晤士河走,柳条下垂,河水哗哗地流着,清澈见底。 学院的草坪绿如菌,真是读书论道治学的好地方 傍晚杨老师和翁老师送我去牛津站,我们就在这里分手 周末访问牛津,似乎拜访亲戚,但似乎不是全部 荷兰:杨国桢,翁丽芳与吴小安 再会。 我于阿姆斯特丹5月22日回到荷兰,准备申请荷兰国家科学基金会。 我几个月就赶走了。 秋天,突然迎来杨老师的笔涵,通知了翁老师和访问荷兰的计划,非常高兴。 9月26日,我们在阿姆斯特丹机场团聚,增加了亲切和喜悦。 我们三个像家人一样度过了五天的“快乐假期”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我们三个人进出,坐电梯,形影不离。 我羡慕同事和外国学生,以为我父母是从中国来看望我的 9月27日,我们一起在游艇上游览了阿姆斯特丹。 28日,他陪同鹿特丹、海牙和雷顿大学。 30日,我坐火车去比利时布鲁塞尔 我记得那天风很大。 翁老师看我好几天没穿大衣了,特意找到杨老师的大衣,一再要求我穿。 旅行回来,除了陪翁老师去超市买东西和炒菜以外,我们两个大男人一点也帮不了,翁老师一个人承担在厨房里,我们坐得很开心。 翁老师还教了我几次炖菜的做法。 做好后放入冰箱保存,下次吃的时候加热。 这种情景,就像昨天一样浮现在眼前 10月1日上午,杨老师和翁老师带着很多行李回伦敦,然后换乘新加坡,绕道回国,我们机场再次依依不舍 翁丽芳和吴小安 ; 鹿特丹厦门:再见。除了1995年12月上旬,我还回国做野外调查,从北京回福建收集资料,住在孙福生老师家。 到达后,我用电话联系了杨老师。 杨老师很高兴。 一天晚上,我邀请我去他家吃饭。 我记得那天离晚饭约定的时间还早。 杨老师用电话给孙老师家打电话,催促他快点走,先沏茶,说后面的话。 一进家门,翁老师就在厨房忙,招待海鲜锅家的宴会,非常热情。 翁老师特别细心,期间用柔软的尺子给我量了腰围 有一天,我在孙老师家,突然接到翁老师的电话,她特意买了布料给我做了两条蓝灰色的裤子,让我拿走了。 之后,他飞往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进行了田野调查一年半,回到荷兰写了博士论文。 2000年1月3日,我去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了博士后两年的研究。 这两条短裤,我穿了将近十年,和我一起去了很多国家,走了很多路 杨国桢和吴小安在布鲁塞尔北京:人和事2002年7月中旬,我在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完成了半年的客座访问。 在到达北大新建之前,我回厦门收集资料 8月12日傍晚,我访问了厦大东区1号楼602寓居杨老师的新家 上次重逢以来七年多,发生了很多事情 那天晚上,我们在东区校门外的名士御园鹭发餐厅吃晚饭,杨宇也在,谈论着多年分手后的故事。 2004年7月11日至12日,杨先生出席了在北大举行的“世界文明与郑和远航”国际学术研讨会 12日中午,我邀请杨先生在北大勺园酒店吃饭。 北大历史系党委书记王春梅老师也在那里招待了客人。 王老师知道杨老师是我的厦大老师,非常高兴 饭后,她走到我们桌子前告别,悄悄地告诉我她签了名,历史系说应该邀请杨老师。 我很抱歉没有邀请杨老师的机会了。 年12月中旬,厦大历史系邀请我访问了半个多月 12月23日,我打算打电话去看望杨老师,在他的会展南二里的新家。 新家很难找到,打了好几次电话才到达门口 这应该是我最近拜访了杨老师家 那时翁老师隐隐感觉身体不舒服,但不敢轻率地问 有一天下午,在厦大南门附近再次遇见杨老师和翁老师,没想到这是最后一次见到翁老师 这几年海外访问很多,我失踪了很长时间 年春天,我从台湾中山大学的客座回到北京,有一天,我从院系的信箱里看了《海涛集》。 当然,这一定是杨老师拜托的,但我不知道是谁放的。 后来得知李一平教授受杨老师的委托,让在南洋院讲座的同事载我去了。 《海涛集》从头到尾认真拜读了一遍。 对于杨老师和翁老师的情意,对于杨老师19岁时刊登在《厦门日报》上的关于罗扬才的两个文案的才气,杨老师作为大陆学者首次访台的详细纪实,对杨老师为多个学生写的序言印象特别深。 年,偶然的机会,得知翁先生已经于年5月2日突然去世,我很震惊,但依然吓不倒杨老师。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年春天,我在北京颐和园和杨老师高足见面长谈,期间讲述过翁老师突然去世的事情 那时我没说的是,这件事长期压在我心里,一直在忍耐。 回到家乡:往事如烟年十二月一日,去了莱顿荷兰皇家东南亚加勒比海研究所客座三个月 当天一到阿姆斯特丹机场,朋友就来接我,去了阿姆斯特丹的地址。 下午四点左右,离开中央车站,下电梯,换乘地铁。 在站台等候车室的时候,下车的夫妇观察了我,我也几乎发现了。 我是读20年没见过的博士时的好同学margit教授和她的老师marcel。 她们当天从乌得勒支附近的小镇地址来到阿姆斯特丹,为丈夫下周末的生日买的。 她知道我这几天回荷兰,想怎么办。 没想到听身体说话的声音很熟悉。 仔细一看,真的是我。 时隔20年,用这种方法见面是惊人的礼遇 在阿姆斯特丹中央车站的地铁上偶然遇到margit和marcel的那天晚上,我拿出WeChat的力矩回忆起来。 这样的相遇,在我的人生中有好几次 1993年初冬,我刚来到荷兰,在研究院外的大街上意外地遇到了在莱登大学留学的硕士前冰棱先生。 用这种方法第一次见面,彼此想不到 1994年5月,在英国档案馆查阅资料时,见到了杨老师和杨老师的母亲,但更出乎意料 从1995年7月到9月,我再次回到英国收集资料。 一个周末,我在伦敦华口偶然遇到了现在的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教授毕业生黄智生。 他当时在英国做研究员。 1998年9月1日,我在去耶鲁大学的航班上见到了现在康奈尔大学教授eric tagliacozzo。 我们上周刚在莱登茶叙利亚,一年半前在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访问和收集了资料,经常一起吃饭。 在茶叙,我们没有通知彼此的航班。 他结束了雷顿的旅行回到耶鲁大学写博士论文。 然后我们就这样一起同行,在飞机上有时打招呼。 落地后,从纽约开车去纽黑文三个小时,他坐出租车送我到耶鲁毕业生俱乐部的地址。 我们后来在台北,很快又在北京见面了 那天晚上我想了很多事情 偶然的是,12月4日,我在雷顿工作的第二天,厦大历史系陈瑶博士从我家加了微信,说受杨老师的命令,被邀请参加今年3月底的会议。 他的时候,我在荷兰,终于和杨老师的微信取得了联系。 第一次电话聊了一个小时,不由得想起了多个往事 我和杨老师、翁老师在荷兰曾经的交往,更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往事如烟,生活总是太多俗世的庸碌和不便 君子之交,淡如水,没有功利之交才是平等的怜悯,关系到与人接触 偶然的冲突其实是人性在不知不觉中发光。 感染的不仅是某种真正的气质,其实是价值尺度和品行的节操 平淡与普通,真实与诚实,其实是热情与气质的永久基础 但是,偶然相遇后,有了故事,同时也产生了生动的故事 把握,因为我相信非故意的,才能是自然的; 正因为掌握了,才持续着平淡 尾絮作为“海洋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邀请参加者,作为治疗华侨华人史的学者,我提出的论文题目是“杨国桢教授学术开展的变革到底意味着什么:从林则徐到陈嘉庚,从中国社会经济史到中国海洋史 这次研讨会正好是杨老师的80岁生日,我与杨老师和翁老师有着长期外人不知道的个人友谊。 在我心里,翁老师很暖和,但我后来知道她去世了,一直闷在心里,没有机会表达。 再三斟酌,今天我想带着这个记忆参加。 这不仅仅是个人回忆录,更应该是学者海外游学的宝贵个人历史,长期以来是跨国、世代间的个人历史,也是人文历史在知识探索历史中的漫长注释。 最后,我想说的是,从周边注意,杨老师的学术优势和贡献至少有三点。 其一,从陈嘉庚到林则徐,从明清史到中国社会经济史,再从中国社会经济史到大力提倡中国海洋史研究,杨先生学术变革发展的脉络与中国改革开放迅速发展的轨迹高度符合。 其二,立足福建,深耕民间地方社会,面向台湾和海外,是杨先生一贯的学术关怀其三,杨先生继承傅先生开创的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术,发扬光大,特别是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关键十年间,岌岌可危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标题:要闻:吴小安:遇见与再见——我与杨国桢、翁丽芳老师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15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