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9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华盛顿3月8日专电:“现实考验中国经济”——美国著名智库专家驳斥中国的经济悲观主义
新华社记者高攀
美国著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8日写了一篇题为《现实考验中国经济》的分析文章,驳斥了对中国经济的悲观看法。
拉迪在文章中列举了五个因素,对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并认为服务业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帮助中国经济避免“硬着陆”的风险。
拉迪说,“对中国经济将硬着陆和中国政府可能容忍人民币汇率贬值20%以上的担忧”被广泛用来解释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恶化和全球金融市场波动的原因。一些人甚至认为中国去年的经济增长已经放缓至“非常低的一位数”。这些悲观论调只关注了中国工业增长的放缓,却没有意识到服务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并已占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
拉迪指出,对中国经济过于悲观的看法与中国家庭可支配收入、航空/铁路客流和家庭娱乐消费支出的强劲增长不一致。他认为,有五大因素支撑零售、餐饮、酒店、卫生、教育、金融和信息技术等服务业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增长。
首先,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工资一直在上涨,家庭可支配收入连续几年增长速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随着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工资和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趋势将进一步凸显,为个人消费支出的增长提供支撑。
第二,世界银行将中国划分为中高收入国家,发展到这一阶段意味着居民服务消费比重将会增加。
第三,随着过去十年中国在建立社会安全网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中国家庭的高储蓄率将逐渐下降。目前,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95%的人口,享受养老保险的人口比例也迅速上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需求正在减弱,这将降低家庭储蓄率,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
第四,汇率因素推动对服务业的投资。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开始以来,人民币大幅升值,吸引了从工业到服务业的投资。到2015年,中国对服务业的投资已经连续三年增长,占总投资的近60%。
第五,与工业生产相比,服务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上升将导致城市就业的强劲增长,从而促进居民收入的进一步增长。
拉迪还表示,许多人很容易通过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夸大中国经济放缓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但在某些情况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主要是受供应增加的影响,而非中国需求的下降。这在国际原油市场尤为明显。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但中国原油进口在2014年和2015年增长了9%。
悲观主义者也担心中国的经济改革。拉迪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一直是一个反复试验的过程,观察的关键是中国应该从政策错误中吸取教训。例如,他说,去年8月,中国未能与一些新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进行沟通,这超出了大多数观察人士的预期,但现在政策沟通有所改善,中国人民银行和其他相关部门已经给出了明确而详细的政策指引。
标题:“现实检验中国经济”——美知名智库专家驳中国经济悲观论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4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