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1字,读完约3分钟

“人们不相信,他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这句老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不守信用,他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

如果人们想保持健康和长期的交流,诚实是一个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与国家相处,即国家不相信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然而,在菲律宾提起的南海仲裁案中,我们看到了这个赤裸裸的“没有信任的国家”。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南海仲裁案违反了国际法的相关规定。中国完全有理由不接受或参与,这是尊重和维护国际法权威的一种方式。即使就国与国之间交流的基本原则而言,在南海提起和推动仲裁案件的做法显然违反了外交关系和政治常识的基本原则。

南海仲裁案 菲律宾的国家信用何在?

中国和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盟国家于2002年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其中各方承诺通过直接相关主权国家的友好协商和谈判解决领土和管辖权争端。2011年,菲律宾与中国发表联合声明,双方在声明中重申尊重并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然而,在2013年,尽管中国反对,菲律宾单方面向仲裁庭提交了南海争端仲裁。

国际关系的基本常识是,必须遵守商定的事情。因此,国际法和国际外交界的一些专家指出,菲律宾应适用“禁止反悔”原则,菲方不应无视其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的承诺,将争端提交仲裁。

对于仲裁庭而言,无论国际法中的具体是非对错,这无疑是对背信弃义做法的认可,这将在相关国际法体系中开创“坏法”的先例,损害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争端的仲裁应该是裁决争端,以便解决争端。如果仲裁案件的启动及其裁决结果不仅能够平息争端,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而且更有可能扰乱局势,使争端复杂化,损害包括当事国在内的各方利益,那么这种仲裁的基本法律伦理和合法性是什么?目前,南海仲裁案就是这样一个案例。

中国南海的和平与稳定是不言而喻的,它是世界一半贸易的唯一出路。南海争端应通过双方协商通过政治渠道解决,而不是由于司法解决缺乏合法性而加剧争端和增加南海的不稳定。荷兰乌得勒支大学法学院教授兹瓦特指出,国际司法机构应该对事实适用中立和客观的法律原则,法院应该避免面对不适合司法解决的争端作出判决。

南海仲裁案 菲律宾的国家信用何在?

在南海争端中,我们也看到了更多违反基本道德和常识的行为,比如撒谎。菲律宾前政府一直声称,菲律宾和中国就南海争端进行了50多次谈判,但未能解决争端,不得不提交仲裁。这位直接负责中菲谈判的前菲律宾外交官谴责这是一个“谎言”,因为事实是,中国一直试图与菲律宾谈判,但菲律宾没有回应。

菲律宾候任外长最近表示愿意就南海问题与中国举行双边对话。这是一个受欢迎的趋势。

我们真诚地希望菲律宾不会成为一个“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的国家,而是一个其他国家可以信任和尊重的国家。我们还希望,除了捍卫国际法的尊严之外,仲裁法庭和相关域外国家在言行上不要偏离基本的道德和常识。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

标题:南海仲裁案 菲律宾的国家信用何在?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8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