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300字,读完约13分钟

经济观察网高级记者张向东看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6.7%。

4月15日上午刚刚公布的中国第一季度经济运行结果,可以说是一个相对较好的成绩,因为一个月前,没人会想到3月份会是绝地反弹的时候。现在,用字母u来描述2016年前三个月的经济趋势是最合适的。

第一季度和第一季度U型逆转背后的九大亮点

1.第三产业再次成为最大亮点,增加值增长7.6%。一直在下降的工业指标也在第一季度开始好转。今年第一季度,按可比价格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尽管去年全年的增长率下降了0.3个百分点,但比今年1月和2月快了0.4个百分点。

2.产业分化进一步加剧。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2%和7.5%,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产业高3.4和1.7个百分点,分别占规模以上产业增加值的12.1%和32.4%,同比增长1.1和1.7个百分点。矿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2.1%。

3.在金融发展的背景下,对这方面的投资也有所增加。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8.58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7%,增速比去年全年快0.7个百分点,比今年1月和2月快0.5个百分点。一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8万亿元,同比增长39.5%。

这为确保第二季度乃至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但也意味着后续项目的资金需求将面临巨大压力。

一季度,国有企业是主要投资力量,国有控制投资2.9万亿元,增长23.3%。私人投资似乎仍然困惑。一季度,民间投资为5.3万亿元,占总投资的62%,但增速仅为5.7%。

还有一个关键指标可以实现像gdp那样的深度U型逆转:投资资金的可获得性。今年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仅增长0.9%,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投资同比增长6.4%。

在投资基金的U型逆转背后,是财政和货币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6.9%,国内贷款增长13.9%。相比之下,自筹资金下降了0.2%,利用外资下降了25.6%。

4.房地产投资复苏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77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2%,增速比去年全年快5.2个百分点,比一、二月份快3.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4.6%。新建住宅面积同比增长19.2%,其中新建住宅面积增长14.8%。

房地产复苏更明显的标志是商品房销售面积和住宅销售面积。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3.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5.6%。全国商品房销售额达到18524亿元,同比增长54.1%,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60.3%。

5.消费保持基本稳定。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8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尽管去年全年的增长率下降了0.4个百分点,但比今年1月和2月快了0.1个百分点。

6.外贸数据超出预期。一季度进出口总额为5.2万亿元,同比下降5.9%。其中,出口3万亿元,下降4.2%;进口达到2.2万亿元,下降8.2%。进出口相抵,顺差8102亿元。然而,在三月份,出口达到了1万亿元,令人难以置信地增长了18.7%。

7.受供求、货币和季节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第一季度cpi小幅上涨。同比增长2.1%。食品已经成为引领者:食品、烟草和酒精的价格同比上涨了5.1%。从更具体的类别来看,猪肉和蔬菜是主导力量:猪肉价格上涨了24.1%,新鲜蔬菜价格上涨了27.3%。

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但略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619元,名义同比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5%,比6.7%的6.7%增速低0.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总体而言,居民收入没有超过国内生产总值,但差距不大,总体匹配。

9.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9%,比去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提高19.4个百分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3%。

国家统计局的结论是,第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一些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并取得稳步进展。但必须看到,中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爱情基础、净值、信息)和动能转化的关键阶段,结构调整的阵痛仍在继续,下行压力不容忽视。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在今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一季度经济运行平稳,结构优化,亮点众多,好于预期。我们没有理由不认为中国经济开局良好。特别是3月份主要指标呈现积极变化,我们初步判断经济运行呈现阶段性触底和企稳迹象。

2016年第一季度的经济业绩来之不易,其背后是去年第四季度以来超过1万亿元的“专项建设资金”(可作为项目资金),以及今年第一季度普遍预计超过5万亿元的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更令人担忧的是,第一季度的复苏基础仍不稳固,而第二季度的挑战和不确定性风险仍相对较大。

在4月11日的国务院总理座谈会上,李克强说:“下行压力仍然比较大,国际环境中新的不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还在增加。国内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多重困难,某些领域的风险不容忽视。”参加座谈会的部分省市主要负责人认为,“稳定增长和改革转型需要加强。”

在4月15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提醒盛“这是不容乐观的。”毕竟,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仍然存在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中国正在进行结构调整。在跨越山脊的阶段,结构调整的痛苦仍在继续,实体经济困难重重,下行压力不容忽视。”

决策者的这种谨慎态度背后意味着什么?

在经历了低于预期的1月和2月以及高于预期的3月之后,政府对当前经济下一步的判断是什么?在汇率飙升、去产能部门债务违约以及去库存部门房价飙升的背景下,下一步的政策操作思路是什么?

第二,为什么第一季度gdp继续同比下降,但仍好于预期?

有两个核心原因:1 .2015年底,市场对中国经济的预期普遍较低;2.今年前两个月的经济趋势出人意料地“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如下:

企业层面:2016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4%,为近两年来的最低点,比2015年12月下降0.5个百分点;与2015年11月相比,下降了0.8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0%,增速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下降2.1%。这意味着自2015年第四季度以来,国内工业企业的经营普遍困难,并有逐步恶化的趋势。

GDP增长6.7%背后:亮点、隐忧及政策下一步

外贸:前两个月出口形势急剧恶化,1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长-11.2%;2月份出口同比增长率为-25.4%。

投资:2016年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民)3800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2%。从环比速度看,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民)增长0.83%。虽然略有反弹,但到位资本同比仅增长0.9%,而2015年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本同比增长6.7%。这意味着今年前两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

如果我们只看1月至2月的数据,如果没有政策支持,2016年第一季度gdp极有可能跌破6.5%。然而,在1月和2月一个接一个的数据出来后,这一政策开始明显发挥作用。主要由以下表现:

1.增加基本建设投资。国家发改委加大了一些重大投资项目的发行力度,步伐明显加快。据悉,从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一季度,重大投资项目专项建设资金已发放1.2万亿元。

因此,3月份经济开始明显好转。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从1月和2月的负增长变为3月超过3%的正增长。这是意料之外的。

2.房地产政策开始松动。为了储备,从今年2月开始,地方政府频繁出台政策放松房地产市场,有些地方的购房政策甚至可以说是“刺激”。在极其宽松的政策环境下,房地产市场变得活跃起来,一些一线城市甚至经历了新一轮的房价飙升。除了一些存量巨大、需求长期疲软的三、四线城市外,房地产开发商的征地、投资、开发和销售步伐明显加快,尤其是一、二线城市。

GDP增长6.7%背后:亮点、隐忧及政策下一步

由此可见,房地产再次成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器和加速器。事实上,自1998年以来,房地产在中国每一次经济增长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2000年的经济见底,到2005年的经济过热,再到2010年的V型逆转,房地产是关键因素之一。

顺便说一句,房地产对中国经济产生如此巨大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它几乎是中国唯一一个产业链长、资本密集、消费与投资功能相结合、市场化程度高、民间资本无障碍投资的行业。尽管目前面临去库存化的压力,但可以预测,在整个“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房地产仍将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引擎和助推器之一。

3.随着美联储(Federal Reserve)暂停加息的明确信号,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开始逐渐上涨,这反过来又导致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和企业效益恢复。在面临巨大产能流失压力的钢铁行业,表现尤为强劲。更直观的是,制造业pmi在连续17个月低于50%后,3月份大幅反弹,从1.2个百分点大幅上升至50.2%,最终回到了繁荣与衰退的分界线之上。

GDP增长6.7%背后:亮点、隐忧及政策下一步

4.大规模注资。根据央行2016年1月发布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统计报告,今年1月,马洋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了2.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一项调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一般预计将超过5万亿元。在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的前提下,农产品价格(报价为000061,买入)出现适度上涨的迹象并不奇怪。

在金融和货币的双重努力下,截至3月,所有指标均出现明显反弹。其中,出口实现了18.7%的超常增长。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6%,增速同比提高7.8个百分点。工业利润也有望大幅增长。此外,总体消费稳定,服务业增速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因此,尽管一季度经济增速仍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3月份实现这样的改善是极其困难和出乎意料的。

然而,在第一季度,中国经济的地区差异、行业差异和企业差异进一步加剧。过度依赖传统产业的东北等省区增长依然乏力,钢铁、煤炭等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经营困难加剧;然而,一些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兴产业(爱基、净值、信息),如快递物流、生物医药和快速消费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从好的方面来看,这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延续的迹象;但如果我们仔细看,这也意味着结构调整的痛苦仍在增加。

整个第一季度,“三比一、一降一补”的任务在第一次战斗中打得很成功。具体表现:房地产库存下降;钢铁和煤炭的产量正在下降;企业负债率已经下降。然而,代价是政府债务比率正在上升。

这也符合本轮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基本政策思路,即通过适当的政府债务杠杆来实现企业去杠杆化。因此,政府负债率小幅上升是合理的。具体表现为: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专项建设资金投入、解决产能过剩行业人员安置问题的1000亿财政准备等。

因此,总的结论是,中国经济运行在第一季度出现了许多积极变化,但是否会稳定和改善还有待观察。中国经济的“L”型触底尚未完成,第二季度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用李克强总理在座谈会上的话说:好的经济基础还不牢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相对较大。

第三、二季度经济运行趋势及政策预测

每年的第二季度对于中国经济的年度运行尤为重要。这在历史上是真实的,今年更是如此。根据各方面的综合政策信息,《经济观察报》就经济趋势得出以下四个结论:

1.gdp将保持在6.5%-7%的合理范围内,经济运行永远不会脱离6.5%的底线。

2.蔬菜、猪肉等农产品价格继续小幅上涨,但总体价格上涨势头温和。地方通胀需要警惕,但滞胀是不够的。

3.就业压力不应被低估。这种压力来自两个方面:大学生毕业季节的到来,以及一些行业去产能的进一步提升。

4月和3月,“异常”和意外出口反弹不符合长期有利条件,波动持续。

就未来的政策运作而言,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财政政策的势头不会减弱,甚至可能继续增强。

考虑到高水平的研究和判断,“经济基础还不牢固”,财政政策将继续发挥作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不会减少在钢铁、公基和一些新兴产业领域的重大投资项目的发行力度。同时,随着营地改革的推进、生产能力的降低和去杠杆化,政府的财政赤字将进一步增加。

2.货币投资继续保持高增长趋势。

为了应对财政政策和市场需求,货币供应量将继续高速增长,但规模和强度将小于1月份的日表现;为了应对产能过剩和结构调整的任务,货币供给也将呈现行业分化和企业分化的趋势。

3.降息和RRR降息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考虑到美元不太可能加息,人民币汇率的基本面进一步稳定。用周小川主席的话说,“人民币持续贬值是没有根据的。”

4.在财政和货币双管齐下、整体经济运行稳定好转的前提下,国有企业改革、债转股、资产证券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价格改革等重点领域的改革措施将陆续出台。

4.对股票市场、住房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三个预先判断

1.股市:与任泽平“以血还手,先攻后攻”的观点不同,笔者认为股市更有可能在第二季度出现小幅回升和波动,3500点是一个测试点和分水岭。

2.住房市场:整体升温和上升,一线和二线城市将成为主要力量。

3.债券市场:在违约频发、国家队崩溃的背景下,债券市场整体将承受更大压力,冲击将进一步加剧。

标题:GDP增长6.7%背后:亮点、隐忧及政策下一步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10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