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66字,读完约2分钟

自2015年第四季度以来,教育部掀起了一场对高校独立董事的监督风暴。何润软件、华信国际、河南钻石等许多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在春节前后辞职。

据记者统计,三个多月来,已有300多名高校独立董事离职。离开岗位的高校独立董事绝大多数是领导干部,但也有不担任行政职务的普通高校教师。

大量兼职独立董事的高校干部和教师集中离职,数百名高校教师仍在上市公司董事会中担任独立董事,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严重的“大学依赖”。这一轮高校独立董事监督风暴,指向了这一疾病的几个深层次问题。

——高校腐败。高校党政领导干部通过担任独立董事,安排上市公司负责人的子女上学,形成了权力与金钱的交易,这是高校独立董事受到批评的重要原因。

因在招生过程中收受1000万元贿赂而被查处的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办原主任蔡,曾担任7家公司的独立董事,业务涉及网络技术、交通运输、数字技术、商业银行、基金管理等领域。

-支付中介风险。据一些业内人士分析,除了专业理论研究素质外,许多高校干部和教师还在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担任顾问委员会和兼职顾问。许多上市公司看中了这些资源和社会关系,所以许多大学教师被聘为独立董事。然而,这也增加了违反以资源换取利益规则的潜在风险。

记者发现,独立董事在高校中的社会地位通常很大。例如,作为一家大型a股上市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一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还在多个协会和政府专家委员会担任社会职务。大学教师,在大型金融上市公司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并在中国卫生法学会、中国法学会、中国保险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等组织中担任常务理事或专家。

超300名高校独董密集离职

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认为,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独立董事表面上是独立的,但实际上他们在为上市公司创建网络方面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花瓶导演"。业内许多人表示,许多高校独立董事年薪超过10万英镑,他们投票赞成加入董事会,而不是行使少数股东对董事会的监督权。广东奔奔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国华表示,从他所代理的众多上市公司虚假陈述案件中,可以看出独立董事,包括高校独立董事,基本上没有发表过有价值的意见。

标题:超300名高校独董密集离职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11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