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33字,读完约6分钟

2016年初,正当我国欢庆新年之际,外部经济环境异常紧张。首先是一些欧洲银行的匆忙,然后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股票市场暴跌,此外还有石油和其他商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主要货币的贬值,以及主要经济体的紧缩等等。之前不断发生的,有些人甚至断然认定新的世界金融危机已经爆发。

世界经济再次失衡,问题是中国经济失衡。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仅为6.9%,符合预期,但也证明中国经济确实告别了高速增长时代,进入了中高速增长新常态。

中国经济失衡的逻辑与世界经济的逻辑不完全相同。发达经济体正处于危机失衡之中。过度福利主义、先进消费和虚拟泡沫无法流通,创新驱动力不可持续,发达国家的危机向新兴经济体显现。全球市场动荡导致世界经济失衡,其根源在于全球经济前景黯淡、货币宽松效应边际下降、结构性改革缓慢以及去杠杆化压力加大。中国经济失衡。一方面,中国过去增长所依赖的因素和有效性正在减弱,如投资、房地产、出口、人口红利等。这些削减中有些是面向市场的,有些是我们的首创;另一方面,中国新的增长势头尚未完全培育,如消费、金融服务、互联网产业、创新等。然而,中国经济具有弹性,仍有很大的回旋余地。

在坚守我国成功经验的前提下改革创新

如果失衡,它将被重新平衡,而重新平衡是长期的、痛苦的,甚至可能失败。当前,各国都在积极寻找解决之道,中国也提出了应对这一困境的新对策,即供给侧结构改革,并在转型升级和走出去两个战略方向上探索新的增长动力。

中国是典型的追赶型经济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已经非常成功地赶超了发达国家。不管有没有中国模式,我们都有一些有中国特色的成功做法。中国不仅有效地克服了过热问题,比如1993年;亚洲金融危机也有类似的经历,比如1998年。当然,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形势比亚洲金融危机时期要严峻得多。不同之处不仅在于当前的外部经济收缩不是在亚洲层面,而是在世界层面;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不仅处于增长势头下降的紧缩周期,而且伴随着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转变和质量效率的提高,从而找到新的增长势头,解决周期性和结构性的双重压力。

在坚守我国成功经验的前提下改革创新

世界各国使用的方法的效果尚未显现,每个人都在尝试并犯错误。我们认为,中国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应该得到坚持,包括:1 .包容开放的混合经济体系。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允许甚至鼓励民营经济和外资的发展,同时保留国有企业。包括私营部门在内的各种经济部门向外资开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混合体系的平台上各展所长,充分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积极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系统效率。这是中国过去经济快速发展的宝贵经验。只要中国坚持包容和开放的理念,平等对待各种经济成分,在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的前提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都将有适合自己的大发展。

在坚守我国成功经验的前提下改革创新

首先,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和ppp模式改革,以搞活国有企业为目标。事实上,国有企业并非天生低效。关键是要有创业精神和有效运作。其次,我国提倡“大众创业和各种创新”,旨在大力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是中国未来经济重获快速发展的希望。第三,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即使将来成为发达国家,中国也应该把吸引外资作为一项长期国策。中国需要坚持一个包容开放的制度平台,吸收各方积极资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积极性和创造性,恢复经济活力和增长势头。

在坚守我国成功经验的前提下改革创新

2.高储蓄高投资的增长模式。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经济的特点是投资率高,消费率低。中国经济可以高速增长,并且是可持续的。高储蓄和高投资是重要原因。

诚然,产能过剩源于无效投资和不以消费为目标的盲目生产,不能把这一块放在“高储蓄和高投资”上。中国的问题不是消费,而是缺乏有效的供给和投资。近年来,中国的投资已经崩溃,投资停滞是经济停滞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中国是否缺乏投资机会?特别是当中国的房地产投资空的房间几乎用光的时候,难道在中国就没有大的投资机会吗?答案是否定的。从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来看,从中国上市公司严重的排队现象来看,中国仍然没有投资机会的担忧。换句话说,中国仍有动能依靠投资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例如,尽管中国的基础设施“铁公基”已经饱和,但在以土地综合规划为目标的基础设施方面仍存在大量债务,如渤海大桥、海峡跨海隧道、大型河流、城市排水系统、防沙治沙、三废污染控制、智慧生态城等。;中国对改善住房的需求是巨大的;中国需要大量投资于大型产业,如大型飞机、汽车发动机、芯片和智能机器人;为了应对能源、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化学、信息和工业4.0领域的新技术革命,还需要大量投资。总之,高储蓄和高投资仍然是我国的优势,不容忽视。

在坚守我国成功经验的前提下改革创新

3.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风险防范机制。中国的风险防控机制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民主决策、统一行动”的指挥机制、合作大于竞争的合作机制、讲求义利的危机化解机制。

首先,在决策形成之前,我国有大量的前期研究和调研,包括提案、专家集思广益计划、专家评估和公开听证会,以及按照法定程序做出的最终决策;计划确定后,将统一纳入中央政府的重大部署,不再优柔寡断。这种民主集权机制不仅能集中精力做大事,还能有效规避经济风险。其次,中国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性产业——能源、交通、通信、银行、土地等。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关系是合作大于竞争。一旦有了风险,充满社会主义同志的相互支持和热情是正常的。第三,一旦出现局部危机,往往有办法通过谈论仁义来解决。例如,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多起融资性债务偿还危机,政府经常出面协调众多投资者、银行、债权人和债务人,以避免债务人的恶性损失,化解支付危机。尽管这常常被批评为一场刚性的赎回危机,背后是道德风险和国家信用背书,但它最大的优点是可以使地方风险隐形,有效避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克服债务危机转化为制度。

在坚守我国成功经验的前提下改革创新

我不怕减速,我怕增长停滞。中国的金融体系显然不如美国有效,但它能有效防止风险传递。因此,在全球金融市场危机重重的时期,放慢金融自由化和开放的步伐是明智的。

总之,改革和创新是解决当前困境的最终途径。我们要坚持原有的优势:一个包容开放的系统平台,一个高储蓄、高投资的增长模式,一个社会主义风险管控机制。改革和创新并不容易。我们要坚持改革创新,在坚持宝贵经验的前提下创新。

(作者:国家信息中心)

标题:在坚守我国成功经验的前提下改革创新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11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