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624字,读完约17分钟

近日,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会议对2016年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工作进行了部署。从会上传达的重要数字来看,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工作呈现出鲜明的“去问题”特征,提出的措施更加准确、有力、注重实效。

据了解,自2003年SASAC成立以来,国务院SASAC每年都要召开一次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负责人会议。今年不同了。SASAC会议不仅部署了2016年的工作,还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的工作思路。国有知名专家李进在接受《中国企业报》采访时表示,将“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153”工程理解为“十三五”规划中的“146”工程,有助于我们了解什么是新常态,以及在新常态下如何做。从一些核心人物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发展和改革的新思路,感受到2016年国有企业巨轮的航向、航线和速度。

从“一四六”思路看国企改革与发展方向

“回到过去”将是完全没有希望的

《中国企业报》:2016年初,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毅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发表讲话,主题是什么是新常态,新常态下如何做。有人指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加大,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他提出他不能幻想“回到过去”,以及如何知道他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对国有企业的立场。

李进:2016年做什么?这是基于2015年的新常态。2015年是金融危机以来最严峻、最复杂、最艰难的一年。回顾过去一年的记录,许多中央企业的负责人似乎很难微笑。一些国有企业对形势的变化感到困惑,一些处于快速扩张过程中的投资项目现在成了负担。“生产小型化、智能化和专业化已经成为工业组织的新特征。过去,由要素投入和投资驱动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张毅提醒一些面临困难的国有企业,“如果你还在犹豫和等待,你还幻想‘回到过去’,不尽快改变发展模式,那只会加速衰退。”

从“一四六”思路看国企改革与发展方向

张毅的讲话回答了“十三五”时期,特别是前两年,是发展速度转变时期,是结构调整和新旧权力交接的痛苦时期。许多原本被高增长率掩盖的问题和矛盾将会暴露出来,一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严峻挑战。这“三个时期”是我们对形势的判断。

在“三个阶段”中,结构调整的痛苦期是关键,所以2016年也可以称为“国有企业的痛苦年”。自2010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12.1%的高点以来,一直在向下波动,直到2015年达到6.9%,这一下降趋势没有逆转。这让中国不得不重新思考: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可能是结构性问题,而不是周期性问题,后者无法通过解决周期性波动的宏观政策来解决。目前,国有企业广泛分布于传统行业、产能过剩行业和重化行业。国有企业结构调整的痛苦是严重的。正因为如此,张毅认为,“十三五”时期,特别是前两年,恰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痛苦时期和新旧权力转换的关键时期。此外,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有企业可能继续保持低速增长。这是基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的速度调整。

从“一四六”思路看国企改革与发展方向

“146”指引着改革的新道路

中国企业报:这次报道的主题是了解和把握新常态,即什么是新常态,在新常态下做什么。“十三五”期间国有企业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李进:在新的经济常态下,国有企业的发展呈现出三个特点: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权力转换。这些阶段性特征使得国有企业的创新和改革任务更加艰巨。根据“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国资委(SASAC)明确了中央企业“146”改革的总体思路。

报告提出要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体制改革,着力实现国有企业做强做大的核心目标。

报告指出,“十三五”期间,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和要求:一是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明显提高,国有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二是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三是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管理、充满活力的优秀企业家;第四,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国有经济、国有企业、企业家和国有体制。这与22号文件中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是一致的

从“一四六”思路看国企改革与发展方向

报告还指出,要做好六大文章,即通过创新增强发展动力,通过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通过开放合作扩大发展跨度,通过深化改革增强发展活力,通过提高质量和效率提高发展水平,通过加强党的建设为发展提供保障。

这样,一个新的体系就形成了,这就是“146”的总思想。会议要求2016年要做好七项工作。与积极应对“僵尸企业”类似,加快SASAC自身改革,开展大众创业和创新是2016年六大文章的实施重点。

这让我想起了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明确了中央企业“153”改革的总体思路,即实现中央企业做强做大、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的核心目标,实施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国际化管理、人才强企、和谐发展的“五大战略”,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三大保障”

从“一四六”思路看国企改革与发展方向

总体而言,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推进结构改革的力度明显加大。这是对速度调整期、结构性疼痛期和动力转换期的反应。一个核心目标、四个基本目标和要求使目标体系得到强化、细化和实现,逻辑关系更加严密。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成就和足迹已经形成。

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率

李金:这个调整很大。实现中央企业做强做大、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的目标更为乐观,这与当时的快速发展和问题没有暴露出来有关。2003年至2011年,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17.6%和22.9%。然而,自2012年以来,国有企业经营收入和利润的增速一直徘徊在低速区间,压力逐渐加大。增长率的下降逐渐暴露出许多被原来的高增长所掩盖的问题。现在,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已经成为2016年中央企业的首要任务,这不会让外界感到意外;推进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中央企业的发展主题,人们对此有更好的理解。

从“一四六”思路看国企改革与发展方向

“2015年是金融危机以来最严峻、最复杂、任务最艰巨的一年。”张毅在总结2015年工作时表示,由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2015年SASAC系统监管企业效益同比下降6.1%,质量和效益自然成为目标。怎么做?这是供应方改革,是国有企业和经济结构的改革。此时,核心目标由三个部分组成,重点是前两个部分,它们是真实的、精确的和精确的。

从“一四六”思路看国企改革与发展方向

"企业应该注重提高效率."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12月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央企业是企业第一,效率下降已成为当前中央企业的突出问题。从去年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提出的“全力以赴保增长”到今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中央企业第一要务的转变也符合当前中国经济更加注重发展动能转化的形势需要。

提高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在哪里?对此,张仪开出了三个药方:“增量收益,盘活和改善管理。”这是从结构改革中寻求利益的安排。从召开年度工作会议的中央企业来看,几乎都把效率放在突出位置。例如,中国电信提出要不断加强精准管理,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提出通过固定价格、降低成本、利用新的增长点和开放“一带一路”市场来提高效率。

从“一四六”思路看国企改革与发展方向

SASAC和中央企业在2016年会做什么?有七项主要任务,第一项是努力提高中央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率。“在2016年,我们应该实现恢复中央企业效率和在2017年实现稳定增长的目标。”。SASAC如何积极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并从这里找到答案。

《中国企业报》: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是实现中央企业做强做大、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的核心目标。“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是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着力推进体制改革,着力实现国有企业做强做大的目标。这一变化意味着什么?

供给侧改革赋予了新的内涵

中国企业报:去年召开中央企业领导人会议时,中央企业还有112家,现在有106家。十二年前,当SASAC第一次举行会议时,人数是196。去年,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推动了12家中央企业的6个集团的合并和重组。这是供应方改革的动力吗?

李进:在抗击效益下滑的战争中,各级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把转移模式调整结构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做了大量的结构调整工作。去年,中央企业兼并重组连续上演,甚至创下了10天内3次重组的纪录。会议指出,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有三种类型:横向产业重组、纵向产业链重组和中央龙头企业重组。去年,我们实际上做了同样的事情,但这是报告第一次提出具体的重组类型。其中,连锁重组揭示了以共享和竞争为核心的“铁塔模式”,这一模式得到了肯定和贯彻。

从“一四六”思路看国企改革与发展方向

根据张毅的报告,集团层面的并购将在2016年得到加强,以促进强大的联盟。依托行业龙头,推进专业重组,通过股权合作、资产置换和自由配置,进一步加强同质化业务整合和细分行业整合。此外,SASAC将督促中央企业加快退出缺乏竞争优势和一般行业低端环节的非主业领域,严格控制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

目前,中央企业正在向两极分化转变。2015年,106家央企中有28家实现利润增长30%以上,这是一缕阳光穿透了浓雾,增强了央企发展的信心。严重亏损集中在少数资源型企业和重工业。对于“开发创新一批、改善管理一批、清理退出一批”的分类,重组趋势更加明显。

在没有供应方改革之前,重组就是重组。现在,在供应方改革的背景下,重组和偿还生产能力相结合。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了2016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短板,把“去产能”放在首位。显然,国有企业重组将与五大任务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厘清僵尸企业的生死界限

中国企业报:报道提出,SASAC正在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力争在三年左右时间内基本完成“僵尸企业”处置的主要任务,到2020年全面完成各项工作。它能完成吗?

李金:我认为SASAC有很大的决心。应该注意的是,它在大约3年的时间里还没有基本完成,所以还有文字的空间。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攻坚克难的精神积极推进”,应对“僵尸企业”势在必行。这会引起一些震动。领导干部要勇于承担责任,勇于面对困难,按要求做好工作,用今天的“小地震”化解未来的“大地震”。关于处置“僵尸企业”的报告措辞严厉。

从“一四六”思路看国企改革与发展方向

处置僵尸企业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足以表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已经从“关键年”进入“痛苦年”。

报告中提到的处置“僵尸企业”具有可操作性。报告明确指出,集团公司(中央企业总部)是负责处置“僵尸企业”的主体。要建立主要负责人领导的工作机制,指定专门机构,组织精干力量,积极开展工作。根据实用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的基本要求,处置“僵尸企业”的工作计划由一个企业和一项政策具体确定。

从“一四六”思路看国企改革与发展方向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清理处置“僵尸企业”需要两年时间,到2017年底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大幅下降。SASAC会议提出“任务三年内基本完成,四年内全部完成”,指明了处置“僵尸企业”的时间表,仍然令人振奋。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呼吁上市监管和加强问责制,这表明僵尸企业已经从战略推进和政策制定过渡到业务实施。上市监管将使清洁工作更加有力。

监管框架的建立是可以预期的

中国企业报:在这次会议上,国资委(SASAC)首次明确提出了“自我改变”的表述。张毅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正在研究制定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能调整方案,并将根据工作需要对现有工作机构进行大幅度调整。这是否意味着国有资产监管框架有望很快建立?

李进:习近平总书记在20次深化改革会议上讲了“四梁八柱”。改革框架和体制的任务应该完成。从2014年到2016年,建立这个框架需要三年时间,而2016年将是支付账户的一年。

与前几年列举混合所有制等改革内容不同,SASAC部署了改革工作,列出了“SASAC自身改革”、“股权多元化改革”、加快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快解决国有企业社会负担和历史遗留问题等四项具体任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首次明确提出“自我改革”的表述,这意味着国家改革的操盘手“SASAC”,将把自己的“操作”提上日程,这更为人们所关注。

从“一四六”思路看国企改革与发展方向

2016年,国有企业改革将从一系列改革转变为一个框架。框架的建立有两个关键点。一是SASAC上层监督体系的框架;第二,投资公司要在2016年取得重大进展,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

2003年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从2004年起三年内建立国有资产监管的体制框架。这标志着SASAC新制度的基本形成。十三年过去了,管理资本的职能已经重新定义,体制改革也将重新定义。

SASAC自身改革的“去行政化”是当前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的主要预期,可能涉及四个方面。设定职能,SASAC的职能是管理资本而不是管理;设定界限并阐明自己的绩效界限。管理要科学,不能缺位。如果不应该管理,就应该依法分散管理,绝不越位;设定权力,阐明你的权力有多大,管理什么,不管是什么;设置机构,从类似于政府机构的机构设置,根据职能确定机构设置。

从“一四六”思路看国企改革与发展方向

2016年将建立改革的主体框架,明确“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并提出重点。当柱子竖立时,墙是实心的,当横梁水平时,房子就建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前三年是夯实基础、架设柱梁的三年,2016年是主体框架完成的一年。可以预计,国有企业改革的监管框架将于2016年建立。

全面推进中央企业法治建设

中国企业报:报道中有一段特别醒目。企业家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必要为企业家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用一个透明的法律环境稳定期望,并给他们信心。有针对性吗?

李进:可以说,企业家目前压力很大。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加大,国有企业正处于翻越山脊的重要关口。要渡过难关,克服困难,当务之急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而这些事情最终取决于企业家。另一方面,中央企业的高管们已经反腐败一年了,一些蛀虫已经出现。企业家们被教育要看不起自己,要小心谨慎。

在国有资产配置中首次出现的“给企业家一颗定心丸”,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人们必须在新形势下发挥好作用。当前,要特别注意调动企业家、创新人才和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必要为企业家创造宽松的环境,并通过透明的法律环境稳定期望;对于创新型人才,必须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坚持对各级干部的激励和约束并重,既坚持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的“高压线”,又重视积极激励,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支持和鼓励那些工作努力、做事不图利的干部。

“基层首创”首先出现在工作部署中。会议鼓励“相关企业大胆探索”,要求全国各地的SASACs“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国有企业的创新越来越注重人才的作用和“年轻人的智慧”。会议强调,要探索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骨干和团队实行股权和分红激励。

“关键的一年”变成了“痛苦的一年”

《中国企业报》:2015年《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新时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启动。现在的重点是供给方面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给人一种停滞的感觉。你对此的理解是什么?

李进:国有企业改革没有停止,也没有停止。2016年,它在11项国家改革中排名第一。国有企业改革应该为供应方改革和整个“十三五”计划提供动力,并提供改革红利。

国有企业改革尚未实施,这也是一场供方改革。这两项改革是替代还是重叠?可以理解,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以产权为主要内容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供给侧改革是一项以产业结构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纵观SASAC 2016年和“十三五”规划的工作思路,国有企业改革已经从简单的体制改革转变为产权制度和产业结构的双重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改革齐头并进,相互促进。如果国有企业改革停止,供应方改革就不会继续。

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从“关键的一年”进入了“痛苦的一年”。毫无疑问,2016年是中央企业恢复效益的关键时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实施年,也是产能和僵尸企业处置的关键一年。多重任务的叠加和要求使得2016年更加重要。

2015年的改革确定了2020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初步目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相一致。国资委在2019年确定了供应方结构改革的目标,这一目标更为紧迫。国有企业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主力军。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企业供方改革也实现了与连续五年计划的有机衔接,将以“全力以赴”、“多突破”、“稳步推进”、“深入推进”的良好姿态进入“十三五”。

标题:从“一四六”思路看国企改革与发展方向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13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