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76字,读完约7分钟
在2016年的第一个交易日,沪深股市的崩溃触发了熔断机制,两个市场提前收盘。融合机制的实施对流动性需求有影响,市场参与者为了满足赎回资金的需求而被动地减少头寸,因此他们可能会增加调整幅度。虽然融合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风险,但该机制本身并不是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
业内人士认为,在重大调整后,投资者需要将注意力从熔断机制转移到其他更重要的因素上:首先,在减持禁令到期后,监管当局是否出台了新的监管规定,减持潮是否会出现;第二,汇率能否保持稳定将支撑a股;第三,风险集中释放后,会不会出现技术反泵?
指数暴跌,a股两次暴涨
仅在一年内,a股就完成了多头和空头之间的转换,从2015年初的疯牛狂飙,到年中的千点下跌,再到年底的补救性反弹。暴跌的阴霾还没有完全消散。新年第一个交易日,a股再次迎来重大调整,直接触发了熔断机制,提前收盘。在早盘开盘小幅走低后,沪深300指数一路下跌,跌幅继续扩大。此后,它一直在低水平波动,抛售压力在下午涌出。该指数继续下跌,在13: 13点达到5%的导火索阈值,然后整个市场停止交易15分钟。然而,市场并没有因此平静下来。复盘后,抛售再次涌出,指数迅速下跌。在不到6分钟的时间里,沪深300指数达到了7%的熔断阈值,整个市场停止交易,直到收盘。
从主要指数的表现来看,上证综指昨日下跌6.86%,收于3296.26点,仅在一个交易日内就突破了3500点、3400点和3300点的三个整数关口。深圳成份股指数下跌8.20%,收于11626.04点,半年度线被打破。相比之下,小盘股指数的表现更为黯淡,中小板指数下跌8.23%,收于7703.19点,跌破8000点整数关口;创业板指数下跌8.21%,收于2491.24点,距离半年支撑位仅一步之遥。
作为应对股市异常波动的一种手段,熔断机制在国外并不常用。自1988年美国实施引信机制以来,1997年10月27日只触发了一个引信机制;然而,韩国只在2000年4月17日、2000年9月18日和2001年9月12日触发了三次引信装置。在过去的10年里,国内股市已经138次触及5%以上的门槛,其中33次触及7%的门槛。2015年,市场波动异常,36次触及5%的门槛,11次触及7%的门槛。
海通证券指出,导火线系统是期货交易中的一个交易系统,当波动幅度触及指定点时,交易会停止一段时间,或者交易可以继续,但价格幅度不能超过指定点。这种情况类似于当过量电流通过时保险丝会熔断,从而保护设备。由于a股首次实施了熔断机制,市场产生了磁吸效应,恐慌心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放大。5%的融合期恢复交易后,期间积累的大量未决订单被卖出,促使股指在融合期结束后直接运行至7%的第二个关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市场风险。
资本恐慌退出交易或收缩
在连续两次触发熔断机制后,昨天沪深股市的正常交易时间缩短了近一半。在仅有的两个小时的交易时段中,资金出现了恐慌撤出,净流出规模显著增加。1月4日,沪深股市净流出接近700亿元,达到683.34亿元,比上一交易日增加313.42亿元。当日资金净流入为153,较前一交易日减少477。净流出数字为2,393,较上一交易日增加481。值得注意的是,沪深300已成为资本撤出的重灾区。昨天,净流出量达到168.43亿元,只有9只股票实现了资本净流入。
从行业来看,28个行业遭遇集体抛售,钢铁、休闲服务业和国防工业的净流出量相对较小,均低于10亿元,分别为4.32亿元、4.53亿元和9.37亿元。计算机、医药、生物和化工行业的净流出量最高,均超过50亿元,分别为64.85亿元、54.01亿元和53.4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当沪深300指数接近熔断阈值时,表现出加速接近熔断点的趋势,从下降5%到下降7%的过程更加明显。这是因为当标的指数接近熔断阈值时,市场存在较大的抛售压力,成交量明显放大,资本撤出恐慌主要发生在这一阶段,严重消耗了市场的少量流动性。
业内人士指出,市场谨慎情绪升温,资本恐慌消退后,流动性担忧开始显现。长期以来,成交量是判断市场情绪的重要指标,是否有增量资本进入市场决定了未来的市场趋势。2015年11月,沪深股市成交量保持在1万亿元以上,11月5日,沪深股市成交量达到1.37万亿元,11月市场整体回暖。然而,2015年12月,市场成交量下降,沪深股市成交量回落至1万亿元以下,12月11日甚至降至6329.02亿元。此后,尽管成交量略有回升,但很快又萎缩了。12月29日,沪深股市成交量为6597.4亿元,为去年12月以来的第二低。在2016年第一天“黑门打开”之后,资本离开市场的意愿继续升温,这可能会进一步收缩交易。
风险集中释放判断三个主要信号
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应该认识到,虽然融合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市场风险,局部调整可能加快,但融合机制本身并不是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大调整后,基金恐慌急需修复,投资者需要将目光从融合机制转移到其他更重要的因素上。接下来的三个信号值得投资者关注。
首先,在减排禁令到期后,监管机构会出台新的监管规定吗?会不会出现一波减排浪潮?2015年7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第18号令,自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的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公司股份。如果中国证监会不出台新的减持规定,1月8日将正式解除减持禁令。就解禁的影响而言,2015年1月至6月,工业资本净减少约4600亿元。6月份以后,工业资本稳定了市场,净增约2500亿元;就结构而言,沪深主板市场下半年工业资本净增长较大,超过上半年。然而,下半年中小企业的净增长仅为上半年中小企业净下降的17%左右,即在2015年6月的市场调整期间,主板公司对产业资本的支持更加积极。最近,一些工业资本宣布了减持计划。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公司较多,不积极增持的往往是在禁售令下达后积极减持的公司。预计非限制性销售解冻后,平均每月减持规模可能达到1000亿,中小企业减持的压力更大。此时,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监管机构是否会出台相关政策,以缓解可能出现的减息潮的影响。
其次,汇率能否保持稳定将支撑a股。人民币汇率昨日大幅贬值,中间价跌至6.50以下,至6.5032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96个基点,为2011年5月24日以来的最低水平。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至6.50以下,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至6.60以下。当天累计跌幅曾分别超过300点和500点,资本外逃预期继续升温。自2015年8月以来,汇率市场已成为影响a股市场的重要因素。如果最近的汇率贬值趋势继续下去,可能会产生累积效应,海外市场的动荡可能会造成周期性影响。如果市场汇率能够稳定下来,对a股、b股等人民币资产的影响有望缓解,市场对资本外流的担忧也可能消退。
第三,风险集中释放后,会不会出现技术反泵?虽然市场中存在多种利润空因素,但很难出现非理性的直线下降。昨天,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关于实施指数融合的公告,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监管机构已经意识到当前的市场形势,可能会采取后续措施。4日,在恐慌情绪的宣泄下,主要股指在一个交易日内突破了许多重要支撑,出现了超卖的嫌疑。在短期大幅下跌后,可能会出现技术性反抽,反抽的力度值得关注。
标题:A股熔断三大信号牵动后市 反抽是否来临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2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