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874字,读完约15分钟
中央政府可能会拨款300亿帮助“僵尸企业”安乐死黑龙江煤炭城市的困难涅槃
晚上5点钟,窗户完全黑了。在零下20摄氏度的寒风中,几个高耸的烟囱不断喷出浓烟。路上的大多数行人都很匆忙,试图尽快逃离又冷又脏的空空气,早点回到温暖的房间。
这是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国东北与俄罗斯接壤的一个小镇。烟雾散发的地方是城市的热电厂,离市中心只有一公里左右。
在冬季西北季风的影响下,这些浓浓的烟雾将不断吹向这个小镇的东南部。如果我们碰巧遇到恶劣的天气,浓浓的烟雾将在电厂东南大约一公里处沉积很长时间。这里曾是鸡西一中(鸡西市两所重点高中之一)的所在地,该校于2012年迁走。
鸡西市大部分人都是从中学地理教科书中的煤炭资源分布图了解到这一点的。鸡西与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并称黑龙江“四大煤炭城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煤炭及其相关的炼焦、发电和钢铁工业是鸡西经济的重要支撑。
然而,变化正在悄悄地发生。
在经历了2005年至2011年的七年“黄金时代”后,煤炭行业自2012年以来进入了一个寒冷的冬天。根据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的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截至2015年12月30日,动力煤价格为372元/吨。在2011年的高峰期,这个数字曾经超过800元/吨。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在2015年12月3日举行的全国煤炭交易会上表示,2015年前10个月,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同比下降62%,行业亏损超过80%。国有煤炭企业去年实现利润300亿元,今年全年亏损223亿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安徽六省市全行业亏损。
与此同时,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越来越明显。根据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国内各煤矿的综合生产能力已超过50亿吨,而2015年官方煤炭消费量仅为35.1亿吨。
降低煤炭工业的产能迫在眉睫。
在2015年12月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产能清理、库存清理、风险防范、降低成本和短板补充被正式指定为2016年的五大任务。其中,“去产能”被放在五项任务的首位,矛头直指产能严重过剩的煤炭和钢铁行业。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煤炭行业协会和相关部门已经形成了关于煤矿退出机制的政策建议初稿,这将推动产能过剩问题的市场化解决。此前,2015年1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了《煤炭工业发展形势与十三五展望》,其中提到企业兼并重组应在十三五期间继续进行。据估计,到2020年,中国煤矿企业的数量将从目前的6390家减少到不到3000家。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煤矿企业将被淘汰。
钢铁也是中国产能过剩的“重灾区”。目前,中国钢铁产能超过11亿吨,产能过剩超过3亿吨;此外,水泥、平板玻璃和电解铝都是产能过剩集中的行业。在a股市场,这些行业的一些企业已经成为“僵尸企业”,苟且偷生。数据显示,在266家“僵尸”上市公司中,有197家以钢铁、有色金属、造纸、纺织、造船、石化、化工、机械、水泥和煤炭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企业。这些“僵尸企业”主要依靠银行支持和政府关怀来生存。
1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关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七个问题——当局谈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并去做》,指出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加”相对容易理解,“减”比较困难,但必须做。
“要对待‘僵尸企业’,必须坚决处置它们,坚定不移地减少过剩产能,让它们在土地上安家落户,释放宝贵的物质资源、信贷资源和市场空空间。”权威人士称,“同时,尽可能多的并购,少的破产和清算,并尝试对破产企业实施‘安乐死’。”
2015年12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将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安置下岗职工,淘汰煤炭和钢铁行业落后产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一位人士向《时代周刊》记者透露,首期专项资金可能为300亿元,主要用于退出剩余产业的员工的社会保障安置,重点是促进“僵尸企业”的退出。
但是,直到新闻发布前,有关部门还没有制定出如何分配300亿元的具体标准。
煤炭工业中的铁锈时代
在远离北京的鸡西市,一场艰苦的战斗开始降低煤炭工业的生产能力。
对于这个边陲小镇来说,煤炭工业的发展几乎决定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根据市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全市煤炭基础产业产值为115.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8.4%。
然而,近年来煤炭行业的发展并不乐观。根据公开信息,鸡西市2012年原煤产量为2576万吨,其后两年下降至2014年的1715.8万吨。同时,全市基础煤炭工业产值也从2012年的181亿元下降到2014年的115.8亿元,降幅约为36%。
鸡西市只是全国煤炭工业的一个缩影,这个“煤炭城市”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主要产煤区所面临的问题。
经过七年的“黄金时代”,煤炭行业在2012年开始走下坡路,甚至出现了“量价俱跌”的悲剧场景。煤炭价格在2011年860元/吨的高点之后一直在下跌。2015年12月30日,环渤海地区动力煤价格指数仅为372元/吨,煤炭价格已经下调。
根据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国内各种煤矿的综合生产能力已超过50亿吨,而去年官方煤炭消耗量仅为35.1亿吨。针对如此巨大的产能过剩,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建议建立和完善煤矿退出机制。
据悉,煤炭行业协会和相关部门已经形成了关于煤矿退出机制的政策建议初稿,这将推动以市场化方式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时代周刊》记者联系了煤炭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目前不便透露煤炭退出机制的具体细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对《时代周刊》记者表示,淘汰落后煤炭企业时,人员安置和债务清算是非常困难的问题。
“此外,尽管许多落后的煤炭企业没有生存的希望,但它们能够为地方政府的gdp做出贡献,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妥善处理。”李佐军说。
事实上,消除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做法已经开始在当地实施。“自去年以来,市政府一直在实施小型煤矿井的关闭和整合,预计将于今年完成。”绩溪市政府相关负责人李安(化名)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李安告诉《时代周刊》记者,政府主要负责整顿私人煤矿,将原来的最低产量从9万吨提高到15万吨,达不到要求的将被关闭。“这主要是为了提高单井煤矿的生产能力,避免因小煤井产能不足而造成资源浪费。”
冗余的问题
然而,鸡西煤炭行业小煤井产能很小,真正影响整个煤炭行业产能的是龙梅集团鸡西分公司。
数据显示,龙梅集团鸡西分公司2014年煤炭产量为1336.1万吨,占全市煤炭产量的近80%。作为一家大型国有煤炭企业,龙梅集团降低产能的举措更加重要。
李安告诉《时代周刊》记者:“由于目前煤炭市场的影响,矿务局现在非常困难。该省已经提议对其进行改革。现在的第一步是转移剩余人员。”
李安的“矿务局”是龙梅集团鸡西分公司的前身。2004年,龙梅集团正式成立并重组鹤岗、鸡西、双鸭山、七台河矿务局,掌握了大部分优质煤矿。然而,当地居民仍然保留着“矿务局”的说法。
龙梅集团成立之初,刚刚赶上全国煤炭工业的复苏,将曾经“开不了锅”的四个矿务局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然而,随着煤炭行业的整体下滑,龙梅集团从2012年开始逐年亏损。据公开报道,龙梅集团2012年净亏损8亿元,2013年扩大至23亿元,2014年接近60亿元。今年前八个月,龙梅集团同比亏损超过11亿元。截至6月11日,龙梅集团积压的落地煤已达10亿元。
在接连亏损的同时,冗员已经成为龙梅集团心中的一把利刃。目前,龙梅集团拥有员工24万人,甚至高于神华集团21.4万注册员工,神华集团的煤炭产量是神华集团的10倍。
与此同时,龙梅集团不得不支付大量的退休人员、工人、残疾人和幸存者。据统计,截至2015年8月底,龙梅煤炭公司鹤岗分公司共有员工48,436人,但他们必须为退休人员支付自付费用的养老保险,总数超过63,400人,以及相关费用,如工伤致残和遗属等。
在巨大的财务压力下,龙梅集团鸡西分公司的员工已经拖欠了三个月。“我最后一次发工资是在九月,然后就什么都没有了。”龙梅集团鸡西分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向《时代周刊》记者透露。
"由于资金紧张,龙梅集团已经到了生死关头."龙梅集团董事长王志奎在去年9月20日晚召开的紧急会议上表示。随后,9月22日,龙梅集团官方网站发布了该组织员工大会的新闻稿。龙梅集团董事长王志奎在会上提出:“目前,龙梅就像一个病危的病人。第一是止血,即在三个月内完全实现转移10万人的目标。”但不久之后,这份手稿被其官方网站删除了。
这一关乎10万人命运的分流改革已在“四大煤炭城市”展开。龙梅集团鸡西分公司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告诉《时代周刊》记者,目前的计划是初期分流23000人,而鸡西的目标是5500人。
李安还告诉《时代周刊》记者,分流改革是由龙梅煤炭集团和当地政府共同推动的。“分流的方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矿务局将发展其他一些行业,包括林业和农业,以提供一些就业机会。此外,当地政府还将为分流人员提供一些岗位,包括社区、团委、农垦总局等地。”
然而,要把人分开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这样一个小城镇来说,如何提供5500个工作岗位已经成为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龙梅提出这个10万人的分流计划是有一些考虑的,但没有考虑一些实际问题。至于具体的计划,我们现在每天都在开会讨论,随时都会有变化。”龙梅集团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刊》记者坦言。
他向《时代周刊》记者透露,一些新闻的误传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误解。
他说:「我们以前与填海局开会时,填海局口头上建议拨出61亩土地给每一名被调往填海局的员工。如果员工不愿意种地,企业每月可以给1800元,包括企业支付的各种保险。消息一出来,许多人就来报名了。1000人的原定名额不到十分钟就被占满了。然而,农垦总局并没有将这项政策写入正式文件,它只是一项口头协议。这实际上误导了人员分流的选择。如果你不享受这种待遇,可能会引起误解,甚至产生一些不稳定因素。”负责人说。
的确影响到整个身体
当整个煤炭行业进入寒冬,深陷泥潭的煤炭企业远离龙梅集团。自2014年以来,许多中小煤炭企业首当其冲,大量企业破产。到2015年,大型煤炭企业无力支撑,开始出售资产或降低工资,以改善亏损状况。
2015年底,中国煤炭能源(报价为601898,购买)、陕西煤炭工业(报价为601225,购买)和冀中能源(报价为000937,购买)宣布了资产处置计划,以改善盈利状况。12月6日,中国煤炭能源宣布,公司计划将部分与煤炭主业关联度较低的资产转出,主业市场依然低迷,盈利能力较低,为9.27亿元。
作为中国仅次于神华集团的第二大煤炭公司,中国煤炭能源引起了整个煤炭行业的哀叹。根据中国煤炭能源第三季度报告的实际情况,公司201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448.8亿元,同比下降13.8%,净利润损失约16.7亿元,同比下降352.8%。这也是中国煤炭能源自7年前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与中国煤炭能源一样,陕西煤炭工业最近出售了煤矿等资产以减轻损失。2015年前三季度,陕西煤炭行业净利润亏损18.06亿元,同比下降295.58%。
除了出售资产,降低工资已经成为煤炭企业防止亏损扩散的重要手段。2015年5月,煤炭行业龙头企业神华集团宣布减薪,减薪幅度为全体员工工资总额的10%。
然而,煤炭行业的冲击不仅在其行业内发酵,而且还影响到与其密切相关的许多行业。煤机设备制造业首当其冲。
“目前,大约有一半的工人没有工作,所以没有工资。现在煤炭行业正处于低迷时期,机器很难销售。他们只能承担一些维护工作。”在鸡西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工作了20多年的工人王海(化名)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鸡西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1936年。2006年,当煤炭行业刚刚经历一轮震荡复苏时,被美国imm公司收购。然而,煤炭行业的命运并没有改变。
“老美做事有规矩,不圆滑。现在很难说出去做生意没有回扣,但美国人不在乎。现在工资不像过去那样拖欠了,但是没有工作就没有工资。”王海坦率地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同时,焦炭和钢铁的生产也受到影响。以鸡西市为例,2014年焦炭和钢材产量分别下降了7.2%和96.4%。鸡西北钢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年底正式宣告破产,仅拖欠数月工资,拖欠社保和养老保险两年。
钱从哪里来?
事实上,煤炭行业的寒冬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上世纪末,煤炭工业经历了低谷。上一轮煤炭市场的转折点出现在1997年,当时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的年利润为50.6亿元。然而,一年后,这个数字由盈利转为亏损,变成了4.26亿元。1999年,亏损进一步扩大,达到-18亿元。
然而,在市场规则下,落后的生产能力逐渐被淘汰。在1998年至2001年的低煤价时期,中国有5.8万个煤矿被迫关闭,占当时中小煤矿总数的73%。2002年,煤炭行业终于实现了市场逆转,迎来了全国产能大幅下降后的“黄金时代”。
然而,在经历了8年总投资3.1万亿元的“黄金时代”后,煤炭行业再次出现产能过剩。超过50亿吨的巨大产能已经远远超过了煤炭的消耗量,“去产能”再次被提上日程。
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短板”应是2016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然而,对于地方政府和企业来说,在去产能过程中真正需要的是资金支持。
在12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进一步安排了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励和补助资金。会议建议从2016年1月1日起降低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全国平均每千瓦时降低3美分。降价主要用于同幅度降低一般工商销售关税,支持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支持地方安置下岗职工,淘汰煤炭、钢铁行业落后产能。
2015年12月24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有人建议,在解决产能过剩方面,要利用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励资金,加大解决极端贫困行业产能过剩的力度。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的一位人士告诉《时代周刊》记者,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一期可能达到300亿元,主要用于退出剩余产业的职工的社会保障安置,重点是促进“僵尸企业”的退出。不过,消息人士透露,有关部门尚未制定如何分配300亿元资金的具体标准。
“该专项基金采用‘第一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基金’的名称,这显然表明,国家将陆续出台财政支持政策,用于‘去产能’和清理‘僵尸企业’的人员安排。”上述工业和信息化部分析了《时代周刊》记者。
标题:中央300亿助僵尸企业安乐死 煤炭去产能硬仗打响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2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