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252字,读完约11分钟
本报记者张孔娟朱长河
深圳市罗湖区社会福利中心成立于1989年10月,主要承担生活护理、饮食营养、文化娱乐、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公益性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三无”、“最低生活保障”、“一贫如洗”、“空老巢”等服务。它是目前深圳居民人数最多的公共养老机构。2010年4月,罗湖福利中心率先在中心设立养老院,开创了“医护结合”的模式。在此基础上,2014年8月,罗湖区社会福利中心与罗湖区人民医院合作,成立了罗湖区人民医院老年科,这是首家以老年护理服务为主的老年专科医院,开辟了“医护一体化”的专业化综合服务新模式。2014年,罗湖区福利中心被评为“广东省特殊社会福利机构”。目前,该中心已成为展示深圳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单位”,成为特区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幸福家园。
完善的养老服务安全管理没有死胡同
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罗湖社会福利中心副主任陈伟良介绍说,罗湖社会福利中心占地65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278.19平方米,老人床位952张,员工124人。目前,福利中心登记的老年人有563人,其中自理老人39人,半护理老人295人,全护理老人71人,超护理老人158人,其中百岁老人5人。有229名瘫痪、残疾和重病的老年人几乎丧失了生活能力,占老年人总数的40%。罗湖区福利中心成立27年来,已有3000多名老人在这里生活。福利中心秉承“创新开路,质量第一”的理念,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中不断实现新的发展。近年来,罗湖区福利中心荣获国家级“妇女文明岗”和国家级“敬老文明”荣誉。2014年,被广东省民政厅授予“省级特殊社会福利机构”。
“十二五”期间,罗湖区初步建立了以居家养老(90%)、社区养老(6%)和机构养老(4%)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作为深圳机构养老的先锋,罗湖区社会福利中心始终坚持改革精神,积极探索养老服务的“罗湖模式”,机构养老服务始终走在深圳的前列。罗湖区福利中心坚持将质量和标准意识融入一线护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倡导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2012年底通过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4年发布《罗湖区老年护理人员服务标准与规范》。护士通常持有证书,并为不同护理水平的老年人提供诸如帮助进餐、生活、洗澡和清洁等无缝护理服务。严格执行计时巡房制度,坚持对老人进行全程护理和重症监护翻身按摩,对卧床老人及时进行清洁和换衣,住院老人无一例因护理不到位出现褥疮。
罗湖区福利中心将敬老爱老的精神融入日常服务中。护士经常给老人看报讲故事,陪他们散步聊天,帮助他们出去购物,以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与此同时,老年人日常生活和参加各种娱乐活动的精彩时刻通过摄影和录像记录下来,制作电子微型相册和小视频,在老年人居住的楼层和公共场所的电视机上滚动播放。为每个老年人建立个人图像数据文件,收集他们的照片和视频,并按时间顺序定期补充,供老年人或其家人复制作为纪念品。效果良好,深受老年人及其家人的欢迎。2015年,罗湖区福利中心率先在全市推出具有服务功能的微信公众账户,实现各类养老信息和动态一键式接入。
安全生产大于天空。罗湖区福利中心始终把老年人的安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福利中心应会同辖区消防部门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确保中心无人员伤亡和零人员伤亡;不发生恶性人为操作事故,杜绝重大责任设备事故;安全应急防范工作到位,确保无重大意外损失;加强和改进消防安全能力建设,做好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疏散演练。定期邀请深圳市消防协会讲师为员工和外包服务单位举办消防安全培训。去年,该中心举办了7次教育培训、10次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演习,有750多人参加。与此同时,我们应该严格控制购买食品的来源,监督食品加工的全过程,并通过保存样品以备将来参考来确保老年人的饮食安全。
创新的养老服务首先尝试整合医疗保健。
2010年前,深圳32家养老机构中没有一家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2010年4月,罗湖区福利中心率先在中心设立罗湖敬老院,开创了“医护结合”的模式。
在此基础上,2014年8月,在罗湖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下,中心深入整合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引进罗湖区人民医院的医疗资源,建立了中国首家老年专科医院——罗湖区人民医院老年科。老年病科有46名医务人员,开辟了“医护一体化”的专业化综合服务新模式,取得了许多实际效果:1 .建立健康评估小组,建立老年人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引入了医疗保健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为所有入住中心的老年人建立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记录。目前,已完成563份文件;2.提供常规体检服务。该中心为新入住的老年人提供全面的体检服务,并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迄今为止,总共提供了222次免费医疗检查,并为老年人提供了225次免费疫苗接种;3.建立健康检查制度。每天仔细巡视房子,掌握每个老人的健康状况;4.定期咨询和免费门诊。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罗湖人民医院的各个部门的专家共邀请了251位老人;5.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全年免费为患病老年人提供生命体征观察、磨药、送药、中药等服务,共提供医疗保健服务436,500项;6.注意病后康复。康复专家定期坐在诊所里,专业技术人员为老年人进行病后康复治疗。共提供了19,400项医疗康复服务;7.为220人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确保老年人安全生活、幸福生活、平安行走。
推进“无墙”服务,为老年人创造精神天堂
目前,大多数老年人仍选择在家或在社区养老,公共养老机构只能为少数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为使大多数不能入住福利中心或不愿入住福利中心的老年人享受全面、专业的服务,罗湖区民政局和罗湖区社会福利中心整合资源,于2012年正式成立“日落保护志愿者协会”,向老年人输送优质服务和专业人才,以实现辖区内政府提供的专业养老服务覆盖面扩大一倍、养老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打造“无墙养老院”。2015年,共有419名来自老年、孤独、////////、残疾和困难家庭的老年人获得了现场服务,如体检、康复理疗、心理咨询和家务陪伴,总服务时间为1,050小时。
2015年8月,罗湖区福利中心正式启动“老年人精神慰藉工作室项目”,包括老年人书画、音乐舞蹈、心理咨询、棋牌活动、手工制作、读书保健讲座等六大功能项目,被列为罗湖区改革创新项目。在此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采用招标方式,并聘请第三方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教学。到目前为止,共举办了196场讲座,包括150门专业课,如绘画和书法、唱歌和跳舞、手工制作,以及46场专题讲座,如心理咨询和健康。在创新老年人精神慰藉工作的过程中,既保证了六大功能项目的正常运行,又注重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共举办各类文化吊唁、集体生日聚会、书画展览等39场演出,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以实际行动推动了“学习为老”,受到了老年人及其家庭的高度赞扬。
建立强大的团队,发挥公共机构的作用
陈伟良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罗湖区福利中心的运营和发展目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
1.等候信息系统并不完善。目前,深圳没有统一的老年人轮候方法和信息披露平台,存在同一老年人在不同辖区的养老机构申请床位的情况,导致在公共养老机构排队入住困难。以罗湖区福利中心入住情况为例:从2006年8月至2016年1月底,该中心对排队等候的2570名老年人或其家人进行了多次访谈。结果显示,1844人(约72%)基本上放弃等待或不想短期停留,266名老年人已经入住,164名老年人正在等待停留(约6.4%)。
轮候人数不能真实反映老年人对公共养老机构的实际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深圳市民政局近日宣布将“养老服务信息惠民工程”纳入全市信息惠民工程,经批准后将开工建设。通过养老服务信息工程的建设,实现管理、服务和数据的标准化,建立权威的养老数据中心。
2.护理人员短缺。虽然罗湖区福利中心通过调整薪酬福利、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来团结和稳定一线护理队伍,护士持证率较高,但由于社会地位低、收入低、工作累等因素,护士的差距越来越大。罗湖区福利中心是一个均衡配置的事业单位,不能提供高薪来招聘和稳定老年护理人才。招聘工人的困难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
3.个性化需求日益突出。罗湖区福利中心是目前深圳居民人数最多的公共养老机构。该中心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满足老年人在日常饮食、护理和医疗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对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给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该中心迫切需要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建设一支具有优秀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现代养老服务团队。
在谈到罗湖区福利中心未来的工作计划时,陈伟良说,总体思路包括:
1 .逐步调整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公共养老机构的支撑作用。公共养老机构主要承担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如“三无”、“最低生活保障”、“特困”、“孤寡”、“きだよ0/巢”等。罗湖区福利中心将逐步降低得不到基本养老服务保障的老年人比例,推动养老资源向“特殊照顾”和“全照顾”倾斜,形成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模式,实现服务精细化和专业化。
2.突出康复和保健的特点,满足科学和个性化康复的需要。医疗一体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可以解决老年人的“医疗”问题,下一步需要在“护理”上多下功夫。做好老年人的日常保健工作,提高老年人出院后的康复效果,是提高现代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关键。罗湖区福利院的老年人平均年龄为83岁,其中40%为瘫痪、残疾和重病。他们大多患有各种急慢性疾病,现有的康复室和工作人员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康复需求。该中心将进一步调查老年人的康复需求,引进更多有针对性的专业康复项目和医学人才,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3.打破传统的一切尽在掌握的模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随着养老规模的不断扩大,罗湖区福利中心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探索实施“收费服务”购买模式,并引入第三方民营企业通过政府招标为老年人提供部分服务,创造了养老机构“轻装上阵”的双赢局面,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组织的积极性。结合罗湖区人口特点,未来3-5年内,对机构养老的刚性需求可能会大幅度增加,导致养老机构护士短缺,后勤保障困难。为应对短期内入住需求激增及一系列可能出现的问题,罗湖区福利中心将继续探索增加政府服务采购的可行性。
陈伟良表示,罗湖区社会福利中心将坚持“老有所养,老有所养”的原则;盼着老去,我做点事。”。以“深圳质量”和“深圳标准”为指导,突出市场化,注重创新发展和联动发展,推动罗湖区养老服务不断提升创新优势,提升到新的水平。
标题:医养融合先行先试 养老服务没有围墙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4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