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71字,读完约4分钟
7日上午,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参加了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网上采访,并开始与网民进行网上交流。
主持人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山西省经历了严重的腐败,表现为制度性的崩溃,全国都非常重视。经过一年多的治理,请谈谈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取得了什么成果?
对此,王儒林表示,自2014年9月中共中央对山西省委领导班子进行重大调整以来,新一届省委领导班子和省纪委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在山西的工作。《指示》要求,要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动员和组织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突出系统崩溃的腐败现象,反思问题,吸取教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面加强反腐败工作
一年多来,面对体制崩溃这一严峻复杂的腐败形势,我们查处了5名市委书记,一举扭转了14年来市委书记不查办腐败案件的被动局面;坚决查处煤炭、土地、环保、交通等省级部门领导的腐败现象。王儒林说道。
他说,省纪委解决了前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在20天内收到2600多万元财产,前省煤炭厅厅长在27天内收到2200多万元财产的问题。同时,还查处了一批企业和高校违纪案件,形成了省级部门、中央驻陕企业、省属国有企业和高校全覆盖的局面。
此外,对全省18个县委书记进行了调查,其中4个由阳泉市5个县的县委书记进行了调查。集中治理吕梁、高平等重灾区,形成了全省惩治腐败、打击四风、打击邪恶三大高压态势。信访举报也开始大幅下降,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信访举报在经历了2014年9月份的高速增长后,逐渐下降。从2015年第一季度到2016年第一季度,全省信访总量平均下降17.6%。2016年4月,该指数环比继续下降37.5%,同比下降62.8%。
目前,全省不贪腐的风气越来越浓,不想腐、不想腐的效果已经初现端倪。反腐败斗争的总体态势正在形成,系统腐败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王儒林说道。
王儒林说,通过治理系统性腐败,山西过去党的管理失去了广度,松散和柔软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的改变。省委新一届领导班子坚持上述速度,主动承担责任。全省坚持从严治党。现在,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得到了加强,政企关系得到了澄清,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得到了改善,社会风气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民的利益感不断增强,清迈的政治生态得到了净化,不正之风得到了切实的遏制。
一年多来,山西查处了一大批腐败分子,同时加强了信访工作。
王儒林说,就二者的关系而言,贪污腐败和谈话信访是密切相关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严惩腐败是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支撑。山西谈话调查要取得更好的效果,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是形成和保持惩治腐败、打击四风、打击邪恶三大高压态势,这对全社会的反腐败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正是由于这种巨大的压力,才促使有问题的干部放弃幻想,放弃运气,把组织的谈话和指导视为难得的机会,最终选择主动向组织解释问题。没有高压反腐的强力支持,很难顺利推进政策导向。
第二,增加谈话和通信的强度是实现从惩罚向治疗过渡的重要基础。查处腐败的工作一再表明,违法首先是违纪,大错误是由小错误积累起来的。大多数腐败问题都有很长的时间跨度、多种类型的违法行为以及涉及的巨额资金。如果我们能早拉早停,我们就不会越陷越深。要防止“做好同志,做好犯人”的现象,就要把中间地带拉成警戒线,用高压电,特别是要加强第一道防线,加强纪律建设,把更多的力量和精力放在出汗、咬耳朵、拉袖子上。这也是山西付出惨痛代价后,加大谈话和询问力度的必然选择。
第三,增加谈话和通信的强度是减少腐败的重要手段。山西加大了信访工作的力度,也有一个特殊的背景来控制腐败的系统性崩溃。也就是说,山西的腐败存量范围广、数量大,如何应对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通过积极探索和运用谈话解决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教育和引导问题干部主动解释问题、继续跟党走、解决腐败问题的有效途径。
标题:王儒林再谈山西塌方式腐败:阳泉市5个县区委书记查办4个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5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