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82字,读完约5分钟

[近两年来,随着大型资本管理行业的蓬勃发展,人才流动非常频繁,“上市、民营”成为趋势。2015年,从历史上看,离开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人数超过了300人,其中大多数转向了私募的新战场。]

近两年来,随着大型资本管理行业的蓬勃发展,人才流动非常频繁,“上市、民营”成为一种趋势。2015年,从历史上看,离开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人数超过了300人,其中大多数转向了私募的新战场。

人才流失一直是公开发行行业的一大痛点,银河基金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随着2015年总经理、纪委书记和6名基金经理的辞职,投资业绩明显下滑。

性能下降

2016年5月13日,一只名为上海卢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基金行业协会注册成立。

《中国商报》记者在查询备案信息后发现,虽然目前只有5名员工,但这家新成立的阳光私募股权公司有很多可以提供的。法定代表人兼执行董事为银河基金原总经理游,副总经理为银河基金原纪检委书记毕亚萍。

过去的经验表明,游翔是银河公司的老员工。他于2000年6月加入银河证券投资银行部,11月在行长办公室工作,2007年1月担任银河证券行长办公室副主任,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调任银河金融控制战略发展部执行总经理,后调任银河基金,先后担任副总经理和总经理。

于2015年8月18日从银河基金辞职后,迅速转型。四个月后,他创立了阳光私募股权基金,并成为一家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的私募股权基金的法定代表人。

在您之前,银河基金前负责人杜翔(左),银河基金前“投资研究第一兄弟”、投资部副主任程胜(左),2015年5月22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私募股权基金浙江永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于6月17日成立,先后发行了三种产品。

成胜辞职后,银河基金的五位基金经理索风、、孙、、、徐相继辞职。大量基金经理已经离职,新鲜血液暂时无法供应。银河基金公司通常存在一个基金经理管理多个基金的情况。到目前为止,银河基金只有11个基金经理,但有多达50个基金(甲、乙、丙分开计算),这意味着一个基金经理平均要管理4个以上的基金。

人才流失也给银河基金的发展带来了创伤。一年前,银河基金的内部人士告诉《中国商报》的记者,当时公司是辉煌的。投资研究团队稳定,其业绩在行业中名列前茅。由明星基金经理成胜管理的两只部分股票型基金的长期表现在业内排名第一。

然而,一年后,银河基金的投资业绩已经崩溃。在成功时期,有许多基金风光无限,但现在它们却步错了节奏,排在同类基金之后。

风信息统计显示,成胜管理的银河主题战略基金在2年8个月内(2012年9月21日~ 2015年5月22日)累计回报率达到475%,在392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二。成胜离开公司后,基金遇到了两个变化。首先,在接管成胜后的过去9个月里,王佩的业绩大幅下滑,类似的排名降至209 (460只基金),勉强挤进前50%。2016年2月,王佩离职,由基金经理张洋接任。自那以后,该基金的表现大幅下滑,在484只同类基金中仅排名第415位。仅在一年内,银河主题战略基金的业绩就从前三名下滑至最后15%。

公募奔私后遗症: 银河基金业绩大滑坡

许多其他基金的业绩排名也相对较低。自2015年5月12日银河转型成长基金成立以来,其业绩在347只类似基金中排名第311位。自基金经理陆于2012年12月21日接任以来,银河消费驱动在398只基金中排名第249位。

总的来说,在混合基金和股票基金中,银河基金旗下的基金很少跻身行业前50%。

公开招聘人才的困境

尽管人才外流给大多数公共基金的增长带来了麻烦,但一些基金公司经历了反周期发展。和银河基金一样,汇天富也遭遇了“将军辞职”的辞职风暴。该公司前董事长去了私募股权基金,前明星基金经理齐成立了专注于二级市场的私募股权基金。

最初,人们预计汇天富基金将很快走下坡路,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齐离开后,管理的几只基金并没有表现出疲软的趋势,相反,它们也比大盘表现出更多的超额收益,其他许多基金也表现良好。据银河证券统计,截至2015年底,惠天富在股票型基金业绩排名前15名的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一。

一些熟悉汇天富基金的人士告诉《中国商报》,在林丽君离开公司之前,他已经为汇天富建立了一个良好的框架,整个投资和研究体系相对完善。明星基金经理或负责人的离职不会对其业绩造成太大压力。

与汇天富相似,郭芙基金经历了刁鱼等明星基金经理的离职,其业绩也有所提升。2015年,在15大基金公司的投资业绩中,仅次于汇天富。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市公司退出的最根本原因是缺乏激励机制。作为一种应对策略,许多公司引入了业务分工制度和股权激励等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中欧基金部已经显示出成效,在过去两年里,它已经从一个小公司跃升为一家大中型基金;前海开源很快从一家刚刚起步的公司被业界所熟知。

然而,无论公开发行如何改革,公开发行与私募发行之间仍然存在一些差异。“关键是看个人如何选择。”上海的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告诉本报,基金经理的私募更像是创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更愿意做公司的负责人,而不是在打电话给别人的平台上投资,而公募恰恰相反。

标题:公募奔私后遗症: 银河基金业绩大滑坡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6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