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72字,读完约5分钟
2016年1月27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指出,要把金融资源推向农村,加快建设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降低融资成本,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同时,文件首次提到互联网金融,表明它将引导互联网金融和农村移动金融的规范化发展。
这是中央政府连续第13次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自2004年以来,在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连续13个一号文件把重点放在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领域。近年来,密集的农村政策方针保持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2015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12年增长,粮食总产量达到12429亿斤,比上年增长288亿斤。应该说,连续12年的增长过程在中国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回顾2015年,出台存款保险制度、批准政策性银行改革计划、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加速了金融业的失败,扫清了期待已久的制度性和体制性障碍,极大地改善了金融基础环境。中国金融业正在改革中走向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基础薄弱的农村金融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服务质量不断优化。然而,对于农村金融机构来说,竞争越来越激烈,挑战越来越严峻。
今年,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2015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的指导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深度转型的新机遇,与时俱进地履行了支农、支持小企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责和使命。根据央行数据,在经营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2015年底,农村(县级及以下)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1.61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农民贷款余额6.15万亿元,同比增长14.8%,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农业贷款余额3.51万亿元,同比增长5.2%。大量资金投入加快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村经济得到改善。2016年,中央政府将在农村金融领域全面实施财税、货币信贷、金融监管等政策措施,推动金融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进一步完善存、取、付等基本金融服务。
“十二五”期间,中国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9.5%。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增速连续第六年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收入。然而,农民收入低且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随着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乏力,农民收入更难保持快速增长。对此,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深入挖掘农业的各种功能,培育和拓展农村新产业和新业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使农村成为一个有巨大成就的广阔天地。在农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两产三结合”是一个重要方向。有必要建立利益联动机制,让农民分享利益。一方面,农村金融的整个产业链是围绕着农民生产农产品并向城市销售,然后从城市提取资金购买工业品和农业原料的链条构建的;另一方面,围绕农民消费、金融管理和再投资需求,加快农村各项业务落地,构建完整的农村金融产品链。
毫无疑问,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备受期待。近年来,中国休闲农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2015年,休闲农业吸引了11亿游客,惠及3300万农民。农村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发展定位,着力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金融服务水平。首先,要强化合作意识,通过加强与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的全方位合作,进一步拓宽业务领域。其次,要加强信用服务模式、机制和产品的创新,完善营销模式,提高服务效率。此外,重点支持旅游农业产业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景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旅游企业的包装和整合支持,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为自己开辟一片蓝色海洋。
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下,农村现代化离不开农村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金融支持。2015年,各大电子商务公司争相进入农村市场,挖掘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电子商务在拓展农村渠道的同时,对农村电子支付等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京东和陕西信用社联合开发陕西农村电子商务就是一个例子。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金融和电子商务相互促进发展的效果。如今,网络金融已被列入《中央一号文件》,这体现了中央政府发展农村网络金融的前瞻性,为农村金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16年是农村金融机构推动互联网和移动金融服务发展的大好时机,从而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另一个春天来得很早,我们闻到了春天的味道;又一个春天提前到来,我们为美好的时光感到骄傲。文件要求,到2020年,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在中国目前的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已经摆脱贫困,所有贫困县都已经脱帽解决了整个地区的贫困问题。站在新的起点上,农民和农民必须履行自己的使命,牢固树立普惠金融的理念,与农民携手努力、汗水奔小康,让农村实现腾飞。
标题:又是一年春来早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11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