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8字,读完约3分钟
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产业稳定增长、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发布和实施,旨在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突破产业转型发展面临的融资困难和昂贵瓶颈,加大对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产业稳定增长、结构调整和效益提升的金融支持,促进产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短板、产业转型升级。
对于工业部门乃至实体经济来说,《意见》是对信贷机构的重大调整和部署。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中国的货币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去产能和去库存为核心的供应方改革开始了。
《意见》从六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六个方面包括加强货币信贷政策支持,加大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对工业企业的支持,推动工业企业融资机制创新,促进工业企业兼并重组,支持工业企业加快“走出去”,加强风险防范和协调。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目前,金融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活动的核心部分。从目前的大产业和产业层面来看,金融是支撑其正常运行、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融资是企业的必由之路。本意见谈及各种融资方式,最大的亮点是强调与应收账款相关的融资方式,如应收账款证券化、应收账款质押转让、应收账款交易机制等。
一方面,从工业企业的数据来看,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正在上升,有可能发展成“三角债务”;另一方面,企业利润疲软,需要新的方式来筹集资金。通过应收账款融资可以改善企业应收账款的困境,也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方式,激活了企业的资产,提高了企业的现金流。
中国目前的杠杆率太高,在供应方改革下,每个人都担心的一个问题是信用风险。《意见》明确强调“不会出现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也意味着可能存在零星和局部的信用风险,但不必过于担心系统性信用风险。从《意见》整篇文章的表述来看,更多的是在融资方式上对行业的补充。
在加强货币信贷政策支持方面,《意见》提出了四项政策措施。第一,重点加强对工业供应方结构改革的金融支持;二是实施差别化产业信贷政策;三是加快工业信贷产品创新;第四,完善行业信用管理体系。
《意见》指出,要引导银行业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改造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新兴产业要加大中长期贷款投入,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强基工程等领域的支持。
国有企业改革是供给方改革的一部分,产能的剥离也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次“大考验”,处置“僵尸企业”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根硬骨头。然而,如何把握“僵尸企业”和优质企业的程度,取决于未来具体的监管标准。
坏账的核销和处置是本轮产能削减的关键和敏感点。如果没有明确的定义和处置标准,政策操作将受到很大影响。
在传统产业中,竞争性、市场化、高效的优质企业继续给予信贷支持,而“僵尸企业”和不符合环保安全标准的企业坚决退出。这基本上避免了“一刀切”的政策,仍然可以向传统行业的高质量企业提供信贷,这是许多地方金融机构的业务来源,也将增加一些信贷的风险偏好。
但是,要完成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清理“僵尸企业”,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放大量的人力物力、信贷和金融资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才能取得成效。
因此,《意见》明确了银行在做好各类坏账核销和处置准备的同时,要注意处置风险,并牢牢把握不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标题:八部委发文加大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11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