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0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记者范宇、谢鹏、王平)欧洲议会全体会议12日通过了一项非立法性决议,反对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项决议给欧盟最终承认中国的经济地位带来了变数。欧洲议会的态度反映了它对一个重要趋势的短视。总的趋势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进展和成就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可,中欧经贸共同利益的“蛋糕”越来越大。

财经快评: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应取“大势”弃“短视”

在国际贸易的相关规则中,如果发起国确定被调查商品的出口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则相关价格应当按照反倾销调查期间产品在生产国的实际成本计算;如果出口国被确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所谓的正常价格将通过引用替代国的成本数据来计算,然后确定倾销幅度。

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的相关规定,世贸组织成员在对中国出口产品反倾销调查中使用替代国家数据的做法应于2016年12月11日终止。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80多个经济体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包括新西兰、澳大利亚、瑞士等发达国家。更重要的是,在中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方向是明确的,相关的市场化改革也在迅速推进,赢得了全世界的广泛赞誉。

一些国际观察家认为,一些欧盟专业人士反对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主要是出于贸易防御心理。他们担心一旦获得承认,更多的中国商品将进入欧盟市场,威胁到欧盟企业的生存并影响就业。这种担忧在钢铁、陶瓷和纺织等陷入困境的行业尤为严重。南欧等受影响国家的负面情绪更强烈,而英国、荷兰和北欧等更具竞争力的国家支持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财经快评: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应取“大势”弃“短视”

分析师指出,将中国视为替罪羊是站不住脚的。以钢铁行业为例,一些欧盟官员表示,他们应该遏制中国钢铁在欧盟的“倾销”,以保护该行业的生存。然而,欧盟钢铁工业衰落的真正原因是其生产成本过高,在全球范围内缺乏竞争力。在全球有效需求疲软和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这自然很困难。

英国《经济学家》指出,中国的钢铁产品并没有威胁到英国的钢铁工业。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提到,欧洲应该认真考虑是否对钢铁、陶瓷、纺织和自行车等脆弱行业给予特殊保护。

更重要的是,这些追求短期和相对利益的反对者忽视了中欧共同经济利益的“蛋糕”越来越大。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欧之间的日贸易额超过10亿欧元。此外,中国市场日益成为许多欧盟企业的重要利润来源。

数据显示,在欧盟的73起反倾销案件中,有56起涉及中国产品,包括钢铁、机械、化工和陶瓷,涉及约25万个相关工作岗位。此前,欧盟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显示,仅在2011年,对中国的出口就为欧盟创造了约300万个就业岗位。

《欧盟观察报》网站最近刊登了全球经济和政策研究专家丹·斯坦博克(Dan Steinbock)的一篇文章,他说,“从欧盟的角度来看,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所带来的长期利益比短期损失更有价值。”欧盟认识到,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将促进中欧关系长期健康发展,有助于欧洲吸引中国资本投资。同时,中国的经济转型也将为欧洲企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财经快评: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应取“大势”弃“短视”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荷兰欧洲议会议员沙克(Mariche Shaq)在昨日投票后的警告称:“如果我们进入法律程序,欧洲可能会败诉,这可能意味着我们必须拿出新的对策。”。该报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欧盟委员会对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态度仍然是积极的。

标题:财经快评: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应取“大势”弃“短视”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5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