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51字,读完约7分钟

养老金问题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例如,加快建设统一的、有凝聚力的城乡养老保险模式,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住房等。,围绕“钱”的政策布局只能在符合国情的养老制度和模式下发挥作用,即如何花钱应该解决。然而,居家养老的社会化已经融合了原有的清晰界限。因此,政策重心向这一方向的转移是值得肯定的。

探寻融合居家养老社会化边界的政策样板

本报记者李海南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养老问题备受关注。一方面,社会化养老面临着公共养老机构和私人养老机构发展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居家养老的传统思维仍然占据主流,因此寻找一种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并兼顾传统养老理念的解决方案显得尤为迫切。

继去年5月1日《北京市居家养老条例》正式实施,解决了居家养老有法可依的问题后,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近日发布了《支持居家养老发展的十项政策》(以下简称《十项老年政策》)和《关于建设社区养老站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使“新政”更加健全,进而实现“以规则为基础”的目标。同时,我们今天的报纸报道了哪些新政策值得注意。

探寻融合居家养老社会化边界的政策样板

“街道+社区”:对接基本养老政策框架

事实上,此次发布的《十条养老意见》和《意见》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旨在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需求。按照“十大养老条款”的要求,2016年将在北京六个区试点15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到2020年,要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站的科学布局和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全覆盖。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指出,北京居家养老服务的薄弱环节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严重不足。因此,在社区层面设置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是解决过去一年《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方法之一。

这份《十篇老年文章》和《意见》试图传播社区养老服务试点站,正是为了弥补这份空白皮书。根据相关要求,各区政府应通过资源整合、置换、新建、购买、租赁等方式免费提供服务设施。,因地制宜给予一次性扶持,委托社会力量低补偿经营,规划建设一批城乡社区(村)。社区养老服务站具有日托、呼叫服务、餐饮服务、健康指导、文化娱乐和心理安慰等功能,实现了名称、功能和标识的“三统一”

探寻融合居家养老社会化边界的政策样板

一旦形成了功能、标识、名称统一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不仅解决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底层衔接问题,而且完成了与街道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对接,实现了基层居家养老政策的全面对接。

早在2013年11月,北京市民政局就公布了建设养老中心的政策趋势。当时,这一举措引起了“政府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到来,探索适应中国国情、解决老龄化困境的政策路径”的评价。根据《北京市养老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到今年年底,北京市将规划在街道城镇建设208个养老中心,占全市街道城镇总数的63%,实现老年人口养老服务需求的全覆盖。

探寻融合居家养老社会化边界的政策样板

“老年护理中心首先是一个老年护理机构,具有老年护理机构的职能,但它不仅为养老院的老人服务,也为街道和城镇的老人服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兼发言人李红兵公开比较了社区养老服务站和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的区别。他说,养老服务站是一个社区层面,它是一个综合的日托中心,护理之家和老年人的地方。因此,街道级养老中心是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站的综合体。

探寻融合居家养老社会化边界的政策样板

显然,随着《养老十条》和《意见》的出台,北京在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中确立了基层养老的政策模式。

社会化居家养老酝酿市场前景

关于社区养老站建设,《意见》提出,到2020年,巩固四级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基本形成不同功能、不同层次的四级养老服务体系;科学布局社区养老服务站,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养老服务的品牌化和连锁化得到大力推进,形成了一批知名的养老服务品牌;政府养老服务职能得到有效发挥,养老服务市场得到充分发展,人民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得到及时回应和有效满足。

探寻融合居家养老社会化边界的政策样板

《意见》不仅明确了政府将发挥更多的职能,而且强调了运行模式的相关要求。即社区养老服务站的运营模式主要是连锁运营、单一运营、联盟运营和ppp运营,鼓励各区探索和实施其他运营模式。其中,ppp运营是指由政府提供土地,并移交给社会组织或企业建设新的车站;运营周期商定后,将免费移交给政府。

「这项要求符合安老服务市场本身的特点。毕竟,养老服务不同于一般商品和服务的提供,具有不同于一般供给的社会化和公益性属性。”关注养老服务市场的投资者王宇(化名)表示。2012年,政府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医疗机构时,王宇曾将重点放在医疗保健与医疗保健相结合的市场开发上。他告诉记者,老年后期服务站的功能和属性在于老年人,而后期服务站作为一种形式和支撑,只是提供服务供给的载体。然而,他认为,即使是以早期开发和运营的形式参与,以及后来向政府的免费转让,也将是一个有待开发的社会资本的商业蓝海。

探寻融合居家养老社会化边界的政策样板

事实上,“邮政站”这个名字近年来已经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以遍布各大社区生活圈的社区邮局为例,以提供社区综合服务为重点的社区邮局主要打免费牌,其背后的运作依赖于一些互联网巨头的注资。比如,社区中一家大型媒体的中继站,凭借其传统纸质媒体的优势,已经从点传播扩展到面覆盖,成为线上线下的连接点。社区养老站明显不同于这种站,它的功能必须得到保障,这就决定了政府必须承担更多的职能。

探寻融合居家养老社会化边界的政策样板

经验可以复制,以应对老龄化

据官方统计,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2.12亿人,老年人达2400万人,残疾老年人近4000万人。他们对养老服务行业的需求是巨大的。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养老服务业似乎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却始终难以看到大的改观。

2013年8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任务和措施,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服务亿万老人的“夕阳红”事业应成为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成为调整结构、造福民生、促进升级的重要力量。

此后,一系列涉及养老产业、有利于中国养老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包括为老年人提供住房、城乡养老保险衔接、养老设施用地单独上市、社区居家养老等。在业内人士看来,北京的这一举措已经成为建立居家养老社会化边界的一个典型例子。王宇认为,一系列政策的明晰至少弥补了养老产业社会化发展中长期存在的政策体系不完善、养老机构双轨运行、缺乏市场竞争机制、需要改善养老机构发展的社会支持氛围等问题。

探寻融合居家养老社会化边界的政策样板

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彭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养老金问题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例如,加快建设统一的、有凝聚力的城乡养老保险模式,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住房等。,围绕“钱”的政策布局必须在符合国情的养老制度和模式下发挥作用,即如何花钱必须解决。然而,居家养老的社会化已经融合了原有的清晰界限。因此,政策重心向这一方向的转移是值得肯定的。

探寻融合居家养老社会化边界的政策样板

彭钢认为,将社会资本引入养老服务市场符合国家层面的政策方向,利用现有社会资源促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和产业化无疑为社会资本打开了大门。在遵循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上,社会资本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收敛其逐利性,着眼长远。毕竟,应对老龄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可持续的资本运营,才能在确保提供应有服务的前提下获得长期可持续的行业利润。

标题:探寻融合居家养老社会化边界的政策样板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6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