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09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张一鸣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主要危险化学品的产量和消费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数据显示,中国每年道路运输的危险化学品数量超过3亿吨,内陆运输的数量接近3亿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在两会期间表示,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加快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和应急信息系统建设,形成全国统一、全覆盖、无缝链接、高效集成、实时快速的危险化学品信息网络。他建议利用“互联网+”建设中国危险化学品管控应急处理信息网络,该网络应具备五大功能:监管功能、事故预警功能、培训和应急演练功能、应急处理指导功能和事故原因分析功能。

用“互联网+”提升危化品管控应急处理系统

曹湘洪还建议制度建设应坚持以下五项原则:

首先,全面覆盖,不留死角。要覆盖全国,形成县、市、省(直辖市)和中央政府的危险化学品综合管理体系;必须覆盖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和处置的全过程,并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必须覆盖危险化学品的所有单位、所有节点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处理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所有企业和单位。二是统一规划和总体设计。从国家控制危险化学品的总体要求出发,统一系统规划,统一系统设计,统一确定系统架构和技术路线。三是统一标准,同步建设。形成全国统一的危险化学品编码体系(包括品种编码、企业单位编码等)),在全国范围内采用统一的框架标准和模板标准,充分发挥省(市)、市、县和企业的积极性,按照统一的标准同步施工。第四,统一管理,明确责任。明确政府监管部门和相关企业的权利和责任,严格履行职责,相互协调。同时,建立事故应急救援机制,确保在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将事故危害降至最低。第五,硬件集中和应用分类。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管理分为政府监管和企业监管两部分。政府监管方面,集中服务器,构建基础设施云,形成统一的数据中心。依托统一的平台和数据中心,建立中央、省(直辖市)、市、县三级监管应用,所有企业从数据中心上传或获取应用信息。对于企业监控终端,危险化学品企业建立了相应的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和管理运行过程、设备状态和运行区域,并与政府监管网络相连。

用“互联网+”提升危化品管控应急处理系统

曹湘洪指出,这个体系的构建是巨大而复杂的。在建设过程中,要明确公安、安监、环保、交通、卫生、工商等部门的职能定位,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配备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系统建成后,应确定专门的运行维护团队和管理团队,确保全国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和销毁全过程的所有信息进入系统。

(编辑:姜帅)

标题:用“互联网+”提升危化品管控应急处理系统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8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