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3字,读完约4分钟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科技创新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科技创新,做好科普工作具有基础性意义。在科普工作中,原创科普作品的创作和出版是核心内容。从我国科普作品的出版现状来看,从国外引进的翻译作品相对更受读者欢迎,而我国原创科普作品影响力较小,水平也不尽如人意。因此,提高我国原创科普作品的水平,已成为做好科普工作、促进科技创新的迫切问题。

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新知新觉)

树立理想科普作品的基本标准

要提高科普作品的水平,必须建立一个基本的标准,即什么样的科普作品才是理想的科普作品。一般来说,理想的科普作品应该是有趣的、可读的、科学的和思想性的。然而,同时满足这些标准并不容易。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希望科普作品既通俗又准确。事实上,科普作品的普及性和准确性之间存在着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你不能既吃蛋糕又吃。只有在严格的科学话语中表达科学内容,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才是准确的;然而,用通俗的方式表达科学内容,如比喻,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其科学准确性。然而,我们不能做到准确而不通俗,这会影响科普作品的趣味性和可读性。科普读物不是强制性的。如果科普作品不能吸引读者,即使它们更科学、更准确,公众也会泄气,理想的科普效果也不会实现。因此,在通俗科学的意义上,我们只能从专业的角度定义一个不同的精确度。为了达到这种准确性,我们应该首先考虑一般读者的阅读能力,然后尽可能接近专业标准。理想的科普作品也需要思想性,即人文关怀。科普的主要对象是公众而不是专业人士,公众对科学素养的要求不同于科研人员。一些科普作品特别注重具体科学知识的普及,却忽视了与之相关的人文关怀。这不能满足公众提高科学素养的实际需要,也影响了科普作品的可读性。

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新知新觉)

优化科普作品的创作和生产环境

在明确什么是理想的科普作品的基础上,有必要对科普作品的创作和生产环境进行反思。事实上,是创作和生产环境影响了原创科普作品在中国的水平和受大众欢迎的程度。

从专业角度看,到目前为止,中国几乎没有专业的科普作家。在一些发达国家,科普创作是专业性的。虽然有少数科学家擅长科普写作,但“科学作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普写作的主力军。中国缺乏专业科普作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当科普作品的报酬无法支撑家庭,几乎没有科普创作的岗位时,很难有专业的科普作家。因此,要提高我国原创科普作品的水平,就要创造更多的条件,促进更多市场化、专业化的科普创作群体的出现。

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新知新觉)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明显划分了艺术与科学的界限,过于注重专业教育,不利于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兼备的科普作家。目前,我国大多数科普作者只有自然科学教育背景。甚至一些知名专家学者的科普作品也缺乏人文精神的感染力,这自然难以打动读者。因此,应努力培养一批兼具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背景的科普作家,以突破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障碍。

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新知新觉)

从动力机制来看,目前我国科普创作的驱动力主要来自政府部门。这有利于科普工作的统一管理、组织和经费投入,但也会给原创科普作品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例如,受急功近利观的影响,一些政府部门在推动科普创作时往往更注重量化程度和短期效果。然而,需要下大力气解决关键问题的科普创作理论研究长期被忽视,那些需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的科普成果难以获得支持。从长远来看,科普创作将是功利的、肤浅的和形式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政府部门除了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外,还必须以长远的眼光推进科普创作,切实提高原创科普作品的水平。

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新知新觉)

(作者是清华大学教授)

标题: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新知新觉)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8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