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21字,读完约2分钟

一线故事

我是妈妈的小随从。

“奶奶,去买菜一定要戴口罩哦”、“叔叔,送快递要注册在我这里哦”、“妹妹,进楼前姐姐给我量一下个人的温度”……甜美的声音,瘦背,眼前的这个女孩叫陈奕璇。 “妹妹,你这样的年轻人希望如何成为比尔的步哨兵,你妈妈愿意让你来吃这种苦”,每天面对很多婆婆阿姨的问题,陈奕璇笑着说。 “现在国家需要。 你应该站出来当大学生。 我妈妈支持我”。 她妈妈是朝阳大街芦沟桥社区党委书记侯琳,每天看到妈妈早点离开,她很痛。 所以,她建议自主跟着妈妈去疫情应对第一线,每天她把自己的日程安排满了,上午和社区员工一起查,下午把物资隔离送到家里。 之后,从母亲口中得知芦沟桥社区有很多散居楼栋,为了便于管理,需要招募楼院步哨兵,她申请积极成为楼院步哨兵。 朋友说这项工作很辛苦,很可能受到白眼和无缘无故的指责,但她说:“如果我为大家守着门,大家就没事了。”

要闻:我在抗疫第一线/我长大了,我请战

我是父亲的接力

“孩子,你是怎么来大楼哨兵的? 以前不是你爸爸在门口吗? ”“陈伯,我爸爸刚回来吃午饭。 请我代替他在这里登记”。 “你好,真是辛苦了”“我不是辛苦了。 应该”。 北碚区朝阳街解放路社区静宁路22号楼楼前童作佩与刚买回蔬菜的陈伯打招呼。 自从父亲童福忠向社区申请楼院哨兵以来,他们动员全家出征。 本来楼栋时间是早上7:00到晚上7:00,但考虑到有空档时间,童福忠召开了家族会议,商量了填补空档时间的方法。 最后全家人都换班了。 面对别人的困惑,童福忠说:“空档的时间也非常重要。 我和妻子现在退休了。 我们一家现在也有空。 更能做的是给社区减少负担。 他们很辛苦。”。

要闻:我在抗疫第一线/我长大了,我请战

供述:朝阳街道

资料来源:北碚组工

原标题:“我在防疫第一线/我长大了。 我请你战斗”

标题:要闻:我在抗疫第一线/我长大了,我请战

地址:http://www.jt3b.com/jhxw/15954.html